苏轼

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字子瞻,一字和仲,号东坡居士。苏老泉长子,苏颍滨兄。与父、弟合称“三苏”,故又称“大苏”。宋仁宗嘉祐二年(1057年)进士。嘉祐六年(1061年),再中制科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《水经》云:「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。


」郦元以为下临深潭,微风鼓浪,水石相搏,声如洪钟。


是说也,人常疑之。

横风吹雨入楼斜,壮观应须好句夸。


雨过潮平江海碧,电光时掣紫金蛇。

霹雳收威暮雨开,独凭栏槛倚崔嵬。


垂天雌霓云端下,快意雄风海上来。


野老已歌丰岁语,除书欲放逐臣回。

轻云微月,二更酒醒船初发。


孤城回望苍烟合。


记得歌时,不记归时节。

朝阳入北林,竹树散疏影。


短篱寻丈间,寄我无穷境。


旧居无一席,逐客犹遭屏。

突兀隘空虚,他山总不如。


君看道傍石,尽是补天馀。

己卯冬至前二日,海蛮献蠔。



剖之,得数升,肉与浆入水,与酒并煮,食之甚美,未始有也。



又取其大者炙热,正尔啖嚼,又益胜煮者。

孤馆灯青,野店鸡号,旅枕梦残。


渐月华收练。


晨霜耿耿;云山摛锦,朝露漙漙。

雨后春容清更丽。


只有离人,幽恨终难洗。


北固山前三面水。

可使食无肉,不可使居无竹。


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


人瘦尚可肥,士俗不可医。

汉用陈平计,闲疏楚君臣,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,稍夺其权。


增大怒曰:「天下事大定矣,君王自为之,愿赐骸骨,归卒伍。


」归未至彭城,疽发背死。

梨花淡白柳深青,柳絮飞时花满城。


惆怅东栏一株雪,人生看得几清明。

麻叶层层苘叶光,谁家煮茧一村香?


隔篱娇语络丝娘。

长忆别时,景疏楼上,明月如水。


美酒清歌,留连不住,月随人千里。


别来三度,孤光又满,冷落共谁同醉?


卷珠帘、凄然顾影,共伊到明无寐。

谁作桓伊《三弄》,惊破绿窗幽梦。


新月与愁烟,满江天。



欲去又还不去,明日落花飞絮。

薄薄酒,胜茶汤;

粗粗布,胜无裳;丑妻恶妾胜空房。

五更待漏靴满霜,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。

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,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。

西塞山边白鹭飞,散花洲外片帆微。


桃花流水鳜鱼肥。



自庇一身青篛笠,相随到处绿蓑衣。

蟹眼已过鱼眼生,飕飕欲作松风鸣。



蒙茸出磨细珠落,眩转绕瓯飞雪轻。



银瓶泻汤夸第二,未识古人煎水意。

三年枕上吴中路,遣黄耳,随君去。


若到松江呼小渡,莫惊鸥鹭,四桥都是、老子经行处。



《辋川图》上看春暮,常记高人右丞句。

翠蛾羞黛怯人看。


掩霜纨,泪偷弹。


且尽一樽,收泪唱《阳关》。

苍颜华发,故山归计何时决!


旧交新贵音书绝,惟有佳人,犹作殷勤别。



离亭欲去歌声咽,潇潇细雨凉生颊。


泪珠不用罗巾裛,弹在罗衣,图得见时说。

蜀客到江南,长忆吴山好。


吴蜀风流自古同,归去应须早。



还与去年人,共藉西湖草。

取之以仁义,守之以仁义者,周也。


取之以诈力,守之以诈力者,秦也。


以秦之所以取取之,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,汉也。

湖山信是东南美,一望须千里。


使君能得几回来?


便使樽前醉倒、更徘徊。



沙河塘里灯初上,《水调》谁家唱?


夜阑风静欲归时,惟有一江明月、碧琉璃。

自我来黄州,已过三寒食。


年年欲惜春,春去不容惜。


今年又苦雨,两月秋萧瑟。

游人脚底一声雷,满座顽云拨不开。


天外黑风吹海立,浙东飞雨过江来。


十分潋滟金樽凸,千杖敲铿羯鼓催。

走马探花花发未。


人与化工俱不易。


千回来绕百回看,蜂作婢。

人皆养子望聪明,我被聪明误一生。


惟愿孩儿愚且鲁,无灾无难到公卿。

亭以雨名,志喜也。


古者有喜,则以名物,志不忘也。


周公得禾,以名其书;汉武得鼎,以名其年;叔孙胜狄,以名其子。

黄昏犹是雨纤纤,晓开帘,欲平檐。


江阔天低,无处认青帘。


孤坐冻吟谁伴我,揩病目,撚衰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