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禹锡

刘禹锡,字梦得,唐朝洛阳(今河南省洛阳)人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沉香帖阁柱,金缕画门楣。


回首降幡下,已见黍离离。

珠箔曲琼钩,仔细见扬州。


北兵那得度,浪话判悠悠。

去国十年同赴召,渡湘千里又分岐。


重临事异黄丞相,三黜名惭柳士师。


归目并随回雁尽,愁肠正遇断猿时。

寥廓高翔不可追,风云失路暂相随。


方同洛下书生咏,又见军前大将旗。


雪里命宾开玉帐,饮中请号驻金卮。

久辞龙阙拥红旗,喜见天颜拜赤墀。


三省英寮非旧侣,万年芳树长新枝。


交朋接武居仙院,幕客追风入凤池。

坐镇清朝独殷然,闲徵故事数前贤。


用才同践钧衡地,禀气终分大小年。


威凤本池思泛泳,仙查旧路望回旋。

漳滨卧起恣闲游,宣室徵还未白头。


旧隐来寻通德里,新篇写出畔牢愁。


池看科斗成文字,鸟听提壶忆献酬。

金貂晓出凤池头,玉节前临南雍州。


暂辍洪炉观剑戟,还将大笔注春秋。


管弦席上留高韵,山水途中入胜游。

草玄门户少尘埃,丞相并州寄马来。


初自寒垣衔苜蓿,忽行幽径破莓苔。


寻花缓辔威迟去,带酒垂鞭躞蹀回。

稽山自与岐山别,何事连年鸑鷟飞。


百辟商量旧相入,九天祗候老臣归。


平湖晚泛窥清镜,高阁晨开扫翠微。

南宫词客寄新篇,清似湘灵促柱弦。


京邑旧游劳梦想,历阳秋色正澄鲜。


云衔日脚成山雨,风驾潮头入渚田。

忆逐羊车凡几时,今来旧府统戎师。


象筵照室会词客,铜鼓临轩舞海夷。


百越酋豪称故吏,十洲风景助新诗。

忽惊金印驾枝轓,遂别鸣珂听晓猿。


碧落仙来虽暂谪,赤泉侯在是深恩。


玉环庆远瞻台坐,铜柱勋高压海门。

汉家旄节付雄才,百越南溟统外台。


身在绛纱传六艺,腰悬青绶亚三台。


连天浪静长鲸息,映日帆多宝舶来。

少年曾醉酒旗下,同辈黄衣颔亦黄。


蹴踏青云寻入仕,萧条白发且飞觞。


令徵古事欢生雅,客唤闲人兴任狂。

城外园林初夏天,就中野趣在西偏。


蔷薇乱发多临水,鸂鶒双游不避船。


水底远山云似雪,桥边平岸草如烟。

凄凉同到故人居,门枕寒流古木疏。


向秀心中嗟栋宇,萧何身后散图书。


本营归计非无意,唯算生涯尚有馀。

一月道场斋戒满,今朝华幄管弦迎。


衔杯本自多狂态,事佛无妨有佞名。


酒力半酣愁已散,文锋未钝老犹争。

常修清净去繁华,人识王城长者家。


案上香烟铺贝叶,佛前灯焰透莲花。


持斋已满招闲客,理曲先闻命小娃。

空斋寂寂不生尘,药物方书绕病身。


纤草数茎胜静地,幽禽忽至似佳宾。


世间忧喜虽无定,释氏销磨尽有因。

新恩通籍在龙楼,分务神都近旧丘。


自有园公紫芝侣,仍追少傅赤松游。


华林霜叶红霞晚,伊水晴光碧玉秋。

飞蓬卷尽塞云寒,战马闲嘶汉地宽。


万里胡天无警急,一笼烽火报平安。


灯前妓乐留宾宴,雪后山河出猎看。

北都留守将天兵,出入香街宿禁扃。


鼙鼓夜闻惊朔雁,旌旗晓动拂参星。


孔璋旧檄家家有,叔度新歌处处听。

章句惭非第一流,世间才子昔陪游。


吴宫已叹芙蓉死,边月空悲芦管秋。


任向洛阳称傲吏,苦教河上领诸侯。

仙院文房隔旧宫,当时盛事尽成空。


墨池半在颓垣下,书带犹生蔓草中。


巡内因经九重苑,裁诗又继二南风。

银珰谒者引蜺旌,霞帔仙官到赤城。


白鹤迎来天乐动,金龙掷下海神惊。


元君伏奏归中禁,武帝亲斋礼上清。

两首新诗百字馀,朱弦玉磬韵难如。


汉家丞相重徵后,梁苑仁风一变初。


四面诸侯瞻节制,八方通货溢河渠。

天下咽喉今大宁,军城喜气彻青冥。


庭前剑戟朝迎日,笔底文章夜应星。


三省壁中题姓字,万人头上见仪形。

旧相临戎非称意,词人作尹本多情。


从容自使边尘静,谈笑不闻桴鼓声。


章句新添塞下曲,风流旧占洛阳城。

几年侍从作名臣,却向青云索得身。


朝士忽为方外士,主人仍是眼中人。


双鸾游处天京好,五马行时海峤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