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禹锡

刘禹锡,字梦得,唐朝洛阳(今河南省洛阳)人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八音与政通,而文章与时高下。
三代之文,至战国而病,涉秦、汉复起。
汉之文,至列国而病,唐兴复起。

鸢飞杳杳青云里,鸢鸣萧萧风四起。


旗尾飘扬势渐高,箭头砉划声相似。


长空悠悠霁日悬,六翮不动凝风烟。

早忝金马客,晚为商洛翁。


知名四海内,多病一生中。


举世往还尽,何人心事同。

望见葳蕤举翠华,试开金屋扫庭花。


须臾宫女传来信,言幸平阳公主家。

维元和十五年,岁次庚子,正月戊戌朔日,孤子刘禹锡衔哀扶力,谨遣所使黄孟苌具清酌庶羞之奠,敬祭于亡友柳君之灵。
呜呼子厚!我有一言,君其闻否?惟君平昔,聪明绝人。
今虽化去,夫岂无物?意君所死,乃形质耳。

师逢吴兴守,相伴住禅扃。


春雨同栽树,秋灯对讲经。


庐山曾结社,桂水远扬舲。

人之所以取贵于蜚走者,情也,而诞者以遣情为智,岂至言耶?予授室九年而鳏,痛若人之夭阏弗遂也,作赋以伤之,冀夫览者有以增伉俪之重云。


叹独处之悒悒兮,愤伊人之我遗。
情可杀而犹毒,境当欢而复悲。

高山无穷,太华削成。
人文无穷,夫子挺生。
典训为徒,百家抗行。

深春风日净,昼长幽鸟鸣。


仆夫前致词,门有白面生。


摄衣相问讯,解带坐南荣。

但曾行处遍寻看,虽是生离死一般。


买笑树边花已老,画眉窗下月犹残。


云藏巫峡音容断,路隔星桥过往难。

天将今夜月,一遍洗寰瀛。


暑退九霄净,秋澄万景清。


星辰让光彩,风露发晶英。

晴天暗暗雪,来送青春暮。


无意似多情,千家万家去。

昏镜非美金,漠然丧其晶。


陋容多自欺,谓若他镜明。


瑕疵自不见,妍态随意生。

潮满冶城渚,日斜征虏亭。


蔡洲新草绿,幕府旧烟青。


兴废由人事,山川空地形。

【其一】


渚宫杨柳暗,麦城朝雉飞。


可怜踏青伴,乘暖着轻衣。


【其二】


今日好南风,商旅相催发。

月落宫车动,风凄仪杖闲。


路唯瞻凤翣,人尚想龙颜。


御宇方无事,乘云遂不还。

何处春深好,春深稚子家。


争骑一竿竹,偷折四邻花。


笑击羊皮鼓,行牵犊颔车。

三山不见海沈沈,岂有仙踪更可寻。


青鸟去时云路断,姮娥归处月宫深。


纱窗遥想春相忆,书幌谁怜夜独吟。

【一】


酒旗相望大堤头,堤下连樯堤上楼。


日暮行人争渡急,桨声幽轧满中流。


【二】


江南江北望烟波,入夜行人相应歌。

樽前花下长相见,明日忽为千里人。


君过午桥回首望,洛城犹自有残春。

重门不下关,枢务有馀闲。


上客同看雪,高亭尽见山。


瑞呈霄汉外,兴入笑言间。

巩树烟月上,清光含碧流。


且无三已色,犹泛五湖州。


鹏息风还起,凤归林正秋。

湘水流,湘水流,九疑云物至今愁。
君问二妃何处所,零陵香草雨中收。

谩读图书三十车,年年为郡老天涯。


一生不得文章力,百口空为饱暖家。


绮季衣冠称鬓面,吴公政事副词华。

昔日慵工记姓名,远劳辛苦写西京。


近来渐有临池兴,为报元常欲抗行。

饱霜孤竹声偏切,带火焦桐韵本悲。


今日知音一留听,是君心事不平时。

昔为瑶池侣,飞舞集蓬莱。


今作江汉别,风雪一徘徊。

碧云佳句久传芳,曾向成都住草堂。


振锡常过长者宅,披衣犹带令公香。


一时风景添诗思,八部人天入道场。

邻境诸侯同舍郎,芷江兰浦恨无梁。


秋风门外旌旗动,晓露庭中橘柚香。


玉簟微凉宜白昼,金笳入暮应清商。

弱冠同怀长者忧,临岐回想尽悠悠。


耦耕若便遗身老,黄发相看万事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