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东坡、稼轩词,须观其雅量高致,有伯夷、柳下惠之风。
白石虽似蝉蜕尘埃,然终不免局促辕下。
白石虽似蝉蜕尘埃,然终不免局促辕下。
古今词人格调之高,无如白石。
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,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。
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觉无言外之味,弦外之响,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。
“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
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?”“服食求神仙,多为药所误。
不如饮美酒,被服纨与素。
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?”“服食求神仙,多为药所误。
不如饮美酒,被服纨与素。
问“隔”与“不隔”之别,曰:陶、谢之诗不隔,延年则稍隔矣。
东坡之诗不隔,山谷则稍隔矣。
“池塘生春草”、“空梁落燕泥”等二句,妙处唯在不隔。
东坡之诗不隔,山谷则稍隔矣。
“池塘生春草”、“空梁落燕泥”等二句,妙处唯在不隔。
白石写景之作,如「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、冷月无声」,「数峰清苦,商略黄昏雨」,「高树晚蝉,说西风消息」,虽格韵高绝,然如雾里看花,终隔一层。
梅溪、梦窗诸家写景之病,皆在一「隔」字。
北宋风流,渡江遂绝。
梅溪、梦窗诸家写景之病,皆在一「隔」字。
北宋风流,渡江遂绝。
咏物之词,自以东坡《水龙吟》为最工,邦卿《双双燕》次之。
东坡《水龙吟 · 咏杨花》,和韵而似原唱。
章质夫词,原唱而似和韵。
章质夫词,原唱而似和韵。
美成《青玉案》词:“叶上初阳干宿雨。
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。
” 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。
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。
” 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。
沈伯时《乐府指迷》云:“说桃不可直说破桃,须用‘红雨’、‘刘郎’等字。
咏柳不可直说破柳,须用‘章台’、‘灞岸’等字。
”若惟恐人不用代字者。
咏柳不可直说破柳,须用‘章台’、‘灞岸’等字。
”若惟恐人不用代字者。
词忌用替代字。
美成《解语花》之“桂华流瓦”,境界极妙。
惜以“桂华”二字代“月”耳。
美成《解语花》之“桂华流瓦”,境界极妙。
惜以“桂华”二字代“月”耳。
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、秦,唯言情体物,穷极工巧,故不失为一流之作者。
但恨创调之才多,创意之才少耳。
但恨创调之才多,创意之才少耳。
词之《雅》、《郑》,在神不在貌。
永叔、少游虽作艳语,终有品格。
方之美成,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。
永叔、少游虽作艳语,终有品格。
方之美成,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。
昭明太子称陶渊明诗“跌宕昭彰,独超众类。
抑扬爽朗,莫之与京”。
王无功称薛收赋“韵趣高奇,词义晦远。
抑扬爽朗,莫之与京”。
王无功称薛收赋“韵趣高奇,词义晦远。
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”,“山峻高以蔽日兮,下幽晦以多雨。
霰雪纷其无垠兮,云霏霏而承宇”,“树树皆秋色,山山尽落晖”,“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”,气象皆相似。
霰雪纷其无垠兮,云霏霏而承宇”,“树树皆秋色,山山尽落晖”,“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”,气象皆相似。
少游词境最凄婉。
至“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
”则变而凄厉矣。
至“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
”则变而凄厉矣。
冯梦华《宋六十一家词选·序例》谓:「淮海、小山,古之伤心人也,其淡语皆有味,浅语皆有致。
」余谓此唯淮海足以当之。
小山矜贵有余,但可方驾子野、方回,未足抗衡淮海也。
」余谓此唯淮海足以当之。
小山矜贵有余,但可方驾子野、方回,未足抗衡淮海也。
永叔“人间自是有情痴,此恨不关风与月”,“直须看尽洛城花,始与东风容易别”,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,所以尤高。
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。
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此第一境也。
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此第二境也。
“昨夜西风凋碧树,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此第一境也。
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,此第二境也。
“我瞻四方,蹙蹙靡所骋。
”诗人之忧生也。
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
”诗人之忧生也。
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
《诗 · 蒹葭》一篇最得风人深致。
晏同叔之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
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
晏同叔之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
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
人知和靖《点绛唇》、圣俞《苏幕遮》、永叔《少年游》三阕为咏春草绝调,不知先有正中“细雨湿流光”五字,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。
人知和靖《点绛唇》、圣俞《苏幕遮》、永叔《少年游》三阕为咏春草绝调,不知先有正中“细雨湿流光”五字,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。
梅圣俞《苏幕遮》词:“落尽梨花春事了。
满地斜阳,翠色和烟老。
” 刘融斋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。
满地斜阳,翠色和烟老。
” 刘融斋谓少游一生似专学此种。
欧九《浣溪沙》词“绿杨楼外出秋千”,晁补之谓只一“出”字,便后人所不能道。
余谓此本于正中《上行杯》词“柳外秋千出画墙”,但欧语尤工耳。
余谓此本于正中《上行杯》词“柳外秋千出画墙”,但欧语尤工耳。
正中词除《鹊踏枝》、《菩萨蛮》十数阕最煊赫外,如《醉花间》之“高树鹊衔巢,斜月明寒草”,余谓韦苏州之“流萤渡高阁”,孟襄阳之“疏雨滴梧桐”不能过也。
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,而堂庑特大,开北宋一代风气。
与中、后二主词皆在《花间》范围之外,宜《花间集》中不登其只字也。
与中、后二主词皆在《花间》范围之外,宜《花间集》中不登其只字也。
尼采谓:“一切文学,余爱以血书者。
”后主之词,真所谓以血书者也。
宋道君皇帝《燕山亭》词亦略似之。
”后主之词,真所谓以血书者也。
宋道君皇帝《燕山亭》词亦略似之。
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,感慨遂深,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。
周介存置诸温、韦之下,可谓颠倒黑白矣。
周介存置诸温、韦之下,可谓颠倒黑白矣。
南唐中主词:“菡萏香销翠叶残,西风愁起绿波间。
”大有众芳芜秽,美人迟暮之感。
乃古今独赏其“细雨梦回鸡塞远,小楼吹彻玉笙寒。
”大有众芳芜秽,美人迟暮之感。
乃古今独赏其“细雨梦回鸡塞远,小楼吹彻玉笙寒。
“画屏金鹧鸪”,飞卿语也,其词品似之。
“弦上黄莺语”,端己语也,其词品亦似之。
“弦上黄莺语”,端己语也,其词品亦似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