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洵

苏洵,字明允,自号老泉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眉山)人。北宋文学家,与其子苏轼、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,世称“三苏”,均被列入“唐宋八大家”。苏洵擅长于散文,尤其擅长政论,议论明畅,笔势雄健,著有《嘉祐集》二十卷,及《谥法》三卷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
惟天下之静者,乃能见微而知著。
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,人人知之。

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
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
或曰:“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?”曰:“不赂者以赂者丧,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,故曰弊在赂秦也。

为将之道,当先治心。
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,然后可以制利害,可以待敌。


凡兵上义;不义,虽利勿动。

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攘夷狄,终其身齐国富强,诸侯不敢叛。
管仲死,竖刁、易牙、开方用,威公薨于乱,五公子争立,其祸蔓延,讫简公,齐无宁岁。
夫功之成,非成于成之日,盖必有所由起;祸之作,不作于作之日,亦必有所由兆。

与君多乖睽,邂逅同泛峡。


宋子虽世旧,谈笑顷不接。


二君皆宦游,畴昔共科甲。

日落长安道,大野渺荒荒。


吁嗟秦皇帝,安得不富强。


山大地脉厚,小民十尺长。

吾喜送任师,羡君方少年。

有如伏枥马,看彼始及鞍。

奔腾过吾目,萧条正思边。

晚岁登门最不才,萧萧华发映金罍。


不堪丞相延东阁,闲伴诸儒老曲台。


佳节久从愁里过,壮心偶傍醉中来。

我客至止,我逆于门。


来升我堂,来饮我樽。


羞鳖不时,詈我不勤。

朝日载升,薨薨伊氓。


于室有绩,于野有耕。


于涂有商,于边有征。

云兴于山,霿霿为雾。


匪山不仁,天实不顾。


山川我享,为我百诉。

仲尼为群婢,一走十四年。


荀卿老不出,五十干诸田。


顾彼二夫子,岂其陷狂颠。

仲尼鲁司寇,官职亦已优。


从祭肉不及,戴冕奔诸侯。


当时不之知,为肉诚可羞。

有骥在野,百过不呻。
子不我良,岂无他人。
絷我于厩,乃不我驾。

十年读易费膏火,尽日吟诗愁肺肝。


不解丹青追世好,欲将芹芷荐君盘。


谁为善相应嫌瘦,后有知音可废弹。

栽松成径百馀尺,隔径开堂似两家。


厌事共邀终日饮,渴春先赏后开花。


客来庭树鸣寒鹊,酒入肌肤忆冷蛇。

春入禁城怀旧隐,偶来芳圃似还家。


番番翠蔓缠松上,粲粲朱梅入竹花。


客慢空劳严置兕,酒多无用早成蛇。

老人凋丧悲宗党,寒月凄凉葬旧林。


白发已知邻里暮,伤怀难尽子孙心。


几年赠命涵幽壤,当有铭文记德音。

台省留身凡几岁,江湖得郡喜今行。


卧听晓鼓朝眠稳,行入淮流乡味生。


细雨满村莼菜长,高风吹旆彩船狞。

十年尝作犍为令,四脉尝闻悯俗诗。


共叹才高堪御史,果能忠谏致戎麾。


会稽特欲荣翁子,冯翊犹将试望之。

飘萧古仙子,寂寞苍山上。


观世眇无言,无人独惆怅。


深岩耸乔木,古观霭遗像。

舟行道里日夜殊,佳士恨不久与俱。
峡山行尽见平楚,舍船登岸身无虞。


念君治所自有处,不复放纵如吾徒。

家居对山木,谓是忘言伴。


去乡不能致,回顾颇自短。


谁知有杨子,磊落收百段。

我行襄阳野,山色向人明。


何以洗怀抱,悠哉汉水清。


辽辽岘山道,千载几人行。

枯藤生幽谷,蹙缩似无材。


不意犹为累,刳中作酒杯。


君知我好异,赠我酌村醅。

东徐三齐之南邻,夫子岂是三齐人。


辞嚣乞静得此守,走兔入薮鱼投津。


徐州绝胜不须问,请问项籍何去秦。

君家本江湖,南行即邻里。
税茶虽冗繁,渐喜官资美。


嗟君本笃学,寤寐好文字。

贫贱羞妻子,富贵乐乡关。


不见李夫子,得意今西还。


白马渡浐水,红旌照蜀山。

公孙昔放逐,牧羊沧海滨。


勉强听乡里,垂老西游秦。


自顾未为壮,徒为久辛勤。

少壮事已远,旧交良可怀。


百年能几何,十载不得偕。


念昔居乡里,游处了无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