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辙

苏辙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坐看酒垆今五年,恩移岩邑稍西还。


他年贫富随天与,何日身心听我闲。


山栗似拳应自饱,蜂糖如土不须悭。

乾德年中初一新,颓垣破瓦委荆榛。


兴亡举坠干戈际,闲暇方知国有人。

寿康朝谒蚤,长信燕闲多。


不有图书乐,其如昼漏何。

习气不易除,书魔闲即至。


图史纷满前,展卷辄忘睡。


古今浩无垠,得失同一轨。

严公钓濑不容看,犹喜桐君有故山。


多病未须寻药录,从今学取衲僧闲。

一去吴兴十五年,东归父老几人存。


惠山唯有钱夫子,一寸闲田晓日暾。

东家有贤人,西家苦相忽。


幽兰委冰霜,掩霭特未发。


春风限芳蕤,烂漫安可没。

贤才冠世得优闲,免向金门老赘冠。


颂德华名盈满轴,规章文献表穹桓。


宦家有道生忠烈,夷夏初宁谏齿寒。

枯木无枝不记年,寒灰谁遣强吹然。


南迁不折知非妄,未老求闲愈觉贤。


屡出诗章新管籥,偶开画卷小山川。

桐身青琅玕,桐叶蒲葵扇。


落落出轩墀,亭亭奉闲燕。


夜声疏雨滴,午影微风转。

东晋仙人借旧山,定应天意许公闲。


郡人欲问史君处,笑指峰峦紫翠间。

城南高楼出乔木,下有方塘秋水足。


新霜未变草木鲜,晚日旋催梨枣熟。


雨荒松菊半榛莽,风老菰蒲初瑟缩。

年更六十七,旬满三百六。


俯仰定何为,万事如转毂。


禅心澹不起,非人自歌哭。

苦寒搜病骨,丝纩莫能御。


析薪燎枯竹,勃郁烟充宇。


西山古松栎,材大招斤斧。

执热卧北窗,淋漓汗流注。

蛟龙遁水府,谁起叩天户。

偶然终日风,振扰北山雾。

卷衣换斗酒,欲饮月明中。


坐看浮云合,遥怜四海同。


清光知未泯,来岁尚无穷。

食饱年来幸有秋,倒床清梦百无忧。


忍饥终愧首阳客,睡足何须云梦州。


冰酒黄封生不喜,春芽紫笋向谁求。

客车来不息,辙迹知成沟。


莫怪慵登寺,犹宜赏举头。


独游知忆弟,望远胜登楼。

奕奕清波旧绕城,旱来泉眼亦尘生。


连宵暑雨源初接,发地春雷夜有声。


复理沟渠通屈曲,重开池沼放澄清。

谁安双岭曲弯弯,眉势低临户牖间。


斜拥千畦铺渌水,稍分八字放遥山。


愁霏宿雨峰峦湿,笑卷晴云草木闲。

十方老僧十年旧,燕坐绳床看奔走。


远游新自济南来,满身自觉多尘垢。


暖汤百斛劝我浴,骊山衮衮泉倾窦。

秦人一玺十五城,百二十城当八玺。


元日临轩组绶新,君臣相顾无穷喜。


九鼎峥嵘夏禹馀,八玺错落古所无。

长鱼三尺困横盆,送入清流喜欲奔。


报我金匙仅盈寸,掷还聊喜不贪存。

池上茅檐覆水低,早来秋雨尚虹霓。


败荷折苇飞鸿下,正忆渔舟泊故溪。

岸帻携筇夜夜来,蒲团纸帐竹香台。


直须觅取僧为伴,更为开菴斸草莱。

洞府山川百里赊,洞门藤蔓锁烟霞。


神仙不与人间异,弟妹还应共一家。

神仙铸剑本无硎,岸石班班尚铁鉎。


天上少年仍狡狯,不须还尔对方平。

山川蟠踞偶成形,威凤低回久未行。


更种梧桐真可致,高飞性似伯夷清。

凿井烧丹八百年,尘缘消尽果初圆。


石床藓甃人安在,绿水团团一片天。

仙翁旧住蜀江边,千岁归来一鹤翩。


城郭已非人事改,凄凉遗迹但披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