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守仁

明浙江馀姚人,初名云,字伯安,别号阳明子。十五岁访客居庸、山海间,纵观山川形胜。好言兵,善射。弘治十二年进士。授刑部主事。正德初,忤刘瑾,廷杖,谪贵州龙场驿丞。瑾诛,任庐陵知县。十一年,累擢右佥都御史、巡抚南赣。镇压大帽山、浰头、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维正德四年,秋月三日,有吏目云自京来者,不知其名氏,携一子、一仆,将之任,过龙场,投宿土苗家。
予从篱落间望见之;阴雨昏黑,欲就问讯北来事,不果。
明早,遣人觇之,已行矣。

相送溪桥未隔年,相逢又过小春天。


忧时敢负君臣义?


念别羞为儿女怜。


道自升沉宁有定,心存气节不无偏。

世外烟霞亦许时,至今风致后人思。


却怀刘项当年事,不及山中一着棋。

浦之湾,其白漫漫。


彼美君子,在水之盘。


湾之浦,其白弥弥。

五旬三过九华山,一度阴寒一度雨。


此来天色稍晴明,忽复昏霾起亭午。


平生山水最多缘,独此相逢容有数。

春宵卧无相,月照五溪花。


掬水洗双眼,披云看九华。


岩头金佛国,树杪谪仙家。

青山滚滚如奔涛,铁船何处来停桡?人间刳木宁有此?疑是仙人之所操。


仙人一去已千载,山头日日长风号。
船头出土尚仿佛,后冈有石云船稍。

欧生诚楚人,但识庐山高,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。


若夫泰山,仰视恍惚,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,其已直出青天上?


我欲仿拟试作《泰山高》,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,笔底难具状。


扶舆磅礴元气钟,突兀半遮天地东。

绵绵圣学已千年,两字良知是口传。


欲识浑沦无斧凿,须从规矩出方圆。


不离日用常行内,直造先天未画前。

我祖死国事,肇禋在增城。


荒祠幸新复,适来奉初蒸。


亦有兄弟好,念言思一寻。

滁之水,入江流,江潮日复来滁州。
相思若潮水,来往何时休。


空相思,亦何益。

一年两度中秋节,两度中秋一样月。


两度当筵望月人,几人犹在几人别?


此后望月几中秋,此会中人知在否?


当筵莫惜殷勤望,我已衰年半白头。

凤雏生高岩,风雨摧其翼。
养疴深林中,百鸟惊辟易。


虞人视为妖,举网争弹弋。

呜呼,十日不雨兮,田且无禾。
一月不雨兮,川且无波。


一月不雨兮,民已为疴。

予有山林期,荏冉风尘际。


高秋送将归,神往迹还滞。


回车当盛年,养疴非遁世。

岁宴乡思切,客久亲旧疏。


卧疴闭空院,忽来故人车。


入门辩眉宇,喜定还惊吁。

积雨山途喜乍晴,暖云浮动水花明。


故园日与青春远,敝缊凉思白苎轻。


烟际卉衣窥绝栈,峰头戍角隐孤城。

九华之峰九十九,此语相传俗人口。


俗人眼浅见皮肤,焉测其中之所有?


我登华顶拂云雾,极目奇峰那有数?


巨壑中藏万玉林,大剑长枪攒武库。


有如智者深韬藏,复如淑女避谗妒。

扁舟除夕尚穷途,荆楚还怜俗未殊。


处处送神悬楮马,家家迎岁换桃符。


江醪信薄聊相慰,世路多歧漫自吁。

去年今日卧燕台,铜鼓中宵隐地雷。


月傍苑楼灯彩淡,风传阁道马蹄回。


炎荒万里频回首,羌笛三更谩自哀。

钟陵雪后市灯残,箫鼓江船发晓寒。


山水总怜南国好,才猷须济朔方艰。


彩衣得侍仙舟远,春色行应故里看。

王生兼养生,萧生颇慕禅。


迢迢数千里,拜我滁山前。


吾道既匪佛,吾学亦匪仙。

相别翻怜相见时,碧桃开尽桂花枝。

光阴如许成虚掷,世故摧人总不知。

云路不须朱绂去,归帆且得彩衣随。

毫厘何所辩?惟在公与私。
公私何所辩?天动与人为。


遗体岂不贵,践形乃无亏。

忆昔与君约,玩《易》探玄微。
君行赴西岳,经年始来归。


方将事穷索,忽复当远辞。

客床无寐听潜雷,珍重初阳夜半回。

天地未尝生意息,冰霜不耐鬓毛催。

春添哀线谁能补?岁晚心丹自动灰。

深惭经济学封侯,都付浮云自去留。


往事每因心有得,身闲方喜世无求。


狼烟幸息昆阳患,蠡测空怀杞国忧。

绝顶深泥冒雨扳,天于佳景亦多悭。


自怜久客频移棹,颇羡高僧独闭关。


江草远连云梦泽,楚云长断九疑山。

江日熙熙春睡醒,江云飞尽楚山青。


闲观物态皆生意,静悟天机入窅冥。


道在险夷随地乐,心忘鱼鸟自流形。

雨霁僧堂钟磬清,春溪月色特分明。


沙边宿鹭寒无影,洞口流云夜有声。


静后始知群动妄,闲来还觉道心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