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二三四五六七,万木生芽是今日。


远天归雁拂云飞,近水游鱼迸冰出。

经年不踏斜桥路。
青山试问谁为主。
密叶转回风。

山上飞泉,漫流山下知何处。
乱云无数。
留得幽人住。

麦陇如云,清风吹破,夜来疏雨才晴。
满川烟草,残照落微明。
缥缈危栏曲槛,遥天尽、日脚初平。

偕老刚符百十龄,相期白首影随形。


无端骨肉分三地,遥比河梁隔两星。


莲子房深空见薏,桃花浪急易飘萍。

敢将梁案举眉齐,家室苍茫感仳离。


度岭芒鞋浑入梦,支床蓬鬓强临歧。


剧怜草长莺飞日,正是鸾飘凤泊时。

四序周缇籥,三正纪璿耀。


绿野变初黄,旸山开晓眺。


中天擢露掌,匝地分星徼。

昨日会饮我后至,谁欲比我为王戎。


笑知卿辈意易败,起诮便与俗物同。


似过黄公酒垆下,嵇阮不见修竹中。

我来自楚君自吴,相遇泛波衔舳舻。


时时举酒共笑乐,莫问罂盎有与无。


醉忆曩同吾永叔,倒冠落佩来西都。

遨游非昔时,轻舸偶同泛。


山水心有慕,屡往如有欠。


平生共好尚,饮食未尝厌。

穷冬劲腊已过半,晓雪先春何处来。


岂应全资南亩麦,多应不分北枝梅。


庭中未许野童扫,林下唯愁狂吹摧。

老圃夺天时,马通为煦妪。


四月彼种瓜,五月此卖瓠。


阳陂与粪壤,功力且异趣。

三日不相见,逢人问始知。


同车侵朔雪,临水拜灵龟。


絮扑鸳鸯带,花团蛱蝶枝。

昔见白髭惊,今见白髭喜。


人将拔去之,我独不然耳。


拔之既更生,留之何所耻。

风花不恋枝,脱萼乱翻飞。
自学空中雪,宁同垣上衣。


绕庭回旋久无著,众鸟争衔何处归。

来恨我马迟,去恨我马疾。


马蹄尘作云,已隔粲然质。


时时顾且遥,乱绪如有失。

同谒未央殿,共沾明主恩。


冕旒亲日月,蹈舞荷乾坤。


龙尾三重峻,螭头几级尊。

本祈春雨成春雪,应误小桃先次开。


西汉枚生谁复召,南朝何逊自多才。


泼除灯火上元去,挫却勾萌六出来。

来南百虑拙,所得惟幽寻。


矧余玉雪友,共此丘壑心。


江亭俯虚旷,穴室穷邃深。

城郭有时变,市朝回首非。


谁为辽鹤说,第一莫来归。

□□眼中人,累累原上坟。


昔作夸毗子,今为冥漠君。

□□□夜里,折箭传黄旗。


野老心无事,闻之忽皱眉。

□□宽裁领,蓬头乱插花。


相呼挈牲酒,再拜祷桑麻。

□受职于天,李冰周处然。


何曾现灵怪,专一管丰年。

锁却藏舟屋,丁宁勿浪开。


渔郎最饶舌,曾去引人来。

广筑长城一,纷纷走避秦。


长城遍天下,底处著逃人。

丑石榕堪坐,晴坡草可眠。


若非古沂水,亦是小斜川。

士不论穷达,离乡即可哀。


白头孙七十,岁岁扫松来。

仙不离人世,何须远觅仙。


桃花最深处,更着小渔船。

山似捼蓝波似染,游心一向难拘检。


仍携二友所分茶,每到烟岚深处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