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师来宝山,一住十五秋。


读书尝闭户,客至不举头。


去年造其室,清坐忘百忧。

野寺隐乔木,山僧高下居。


石门日色异,绛气横扶疏。


窈窕入风磴,长芦纷卷舒。

楼阁高低树浅深,山光水色暝沈沈。

嵩烟半卷青绡幕,伊浪平铺绿绮衾。

飞鸟灭时宜极目,远风来处好开襟。

晚登西宝刹,晴望东精舍。


反照转楼台,辉辉似图画。


冰浮水明灭,雪压松偃亚。

霜降山水清,王屋十月时。


石泉碧漾漾,岩树红离离。


朝为灵都游,暮有阳台期。

危亭绝顶四无邻,见尽三千世界春。


但觉虚空无障碍,不知高下几由旬。


回看官路三条线,却望都城一片尘。

旧峰松雪旧溪云,怅望今朝遥属君。


共道使臣非俗吏,南山莫动北山文。

东寺台阁好,上方风景清。


数来犹未厌,长别岂无情。


恋水多临坐,辞花剩绕行。

好读高僧传,时看辟谷方。


鸠形将刻杖,龟壳用支床。


柳色春山映,梨花夕鸟藏。

滃滃云堆上,茫茫雪海中。


煎茶夸坐客,打竹课蛮童。


冰谷鸣饥鹤,烟汀立断鸿。

一曲亭前水接天,放翁短棹弄风烟。


宿芦纵有江湖趣,犹是人间赝钓船。

虚閤披衣坐,寒阶踏叶行。


众星中夜少,圆月上方明。


霭尽无林色,喧馀有涧声。

溪谷溅溅嫩水通,野田高下绿蒙茸。


和风满树笙簧杂,霁雪兼山粉黛重。


万里有家归尚隔,一廛无地去何从。

避世一丘壑,似渔非世渔。


独吟嘉橘颂,不遗子公书。


笋蕨园林晚,丝缗岁月除。

见月出东山,上方高处禅。


空林无宿火,独夜汲寒泉。


不下蓝溪寺,今年三十年。

假邑非拙素,况乃别伊人。


聊登释氏居,携手恋兹晨。


高旷出尘表,逍遥涤心神。

翠岭香台出半天,万家烟树满晴川。


诸僧近住不相识,坐听微钟记往年。

绝巘东林寺,高僧惠远公。


买园隋苑下,持钵楚城中。


斗极千灯近,烟波万井通。

上方幽且暮,台殿隐蒙笼。


远磬秋山里,清猿古木中。


众溪连竹路,诸岭共松风。

舣棹古销夏,支筇新上方。


珠湾锁员折,冰镜沉空光。


枫缬醉晴日,橘黄明蚤霜。

僧共老花俱在,客将春雁同回。


范叔一寒如此,刘郎前度曾来。

松高萝蔓轻,中有石床平。


下界水长急,上方灯自明。


空门不易启,初地本无程。

昔祭郊坛今谒陵,寺中高处最来登。


十馀年后人多别,喜见当时转读僧。

清夜浮埃暂歇廛,塔轮金照露华鲜。


人行中路月生海,鹤语上方星满天。


楼影半连深岸水,钟声寒彻远林烟。

长年好名山,本性今得从。


回看尘迹遥,稍见麋鹿踪。


老僧云中居,石门青重重。

栏楯浮空去。
划玲珑、榴皮石发,青红无数。
看尽宣和风景好,又看宫娥北渡。

不下上方地,夜禅心虑冥。


三更风雪暗,一点佛龛灯。


持钵咒潭水,鬼神拳跪听。

足蹑青玉磴,跻攀不知劳。


回头瞰木杪,始觉所历高。


孤鸟去灭没,奔溪深怒号。

花落更同悲木落,莺声相续即蝉声。


荣枯了得无多事,只是闲人漫系情。

却说司马懿被张翼、廖化一阵杀败,匹马单枪,望密林间而走。
张翼收住后军,廖化当先追赶。
看看赶上,懿着慌,绕树而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