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双溪叠嶂旧知名,投老初登眼不醒。


一雨飞来四天黑,乱云遮断万峰青。


急呼月色开秋色,夺得昭亭与敬亭。

州在三峰最上头,上头高处更高楼。


都将万壑千岩景,堆作双溪叠嶂秋。


晚雨才收山尽出,暮天似水月如流。

无风无雨并无云,今岁中秋尽十分。


毕竟冰轮谁为转,碾穿玉宇不生痕。


坐看儿辈纷然饮,也遣先生半欲醺。

去年两浙浙西州,今夕南溪溪上头。

满著玻瓈一盆水,洗开玉镜十分秋。

病来不饮非无酒,老去追驩总是愁。

月忽飞来堕我傍,我还飞入月中央。


如何桂树许多影,不隔冰轮些子光。


自古中秋多苦事,非风即雨断人肠。

匆匆离合梦非梦,续续谈谐眠不眠。


莫道对床容易著,试思分手几何年。


长亭更放金荷浅,后夜谁同璧月圆。

秋夜真成昼,西山却在东。


吹高半轮月,正赖一襟风。


清景今年过,何人此兴同。

昨夜云为祟,今宵月始妍。


如何一日隔,便减半分圆。


影里偏宜竹,光中不剩天。

强饭日逾瘦,狭衣秋已寒。


儿童漫相忆,行路岂知难。


露气入茅屋,溪声喧石滩。

西戍角声清且哀,东城鼓动殷然雷。


雨阑伏槛月可待,风横舣舟君不来。


得酒未容欢独伯,把书端与睡为媒。

不教收骨瘴江边,驱向胡沙著去鞭。


旧夺宫袍空独步,新餐官饭饱孤眠。


客程恰与秋天半,人影何如月倍圆。

杳杳长空敛雾烟,冰输都胜别时圆。


风传漏报天将晓,惆怅婵娟又隔年。

不许蟾蜍此夜明,始知天意是无情。


何当拔去闲云雾,放出光辉万里清。

谁家横笛弄轻清,唤起离人枕上情。


自是断肠听不得,非干吹出断肠声。

独占秋光盛,天工信有偏。


清晖千里共,皓魄十分圆。


兔影寒犹弄,蟾蜍老更坚。

九秋三五夕,此夕正秋中。


天意一夜别,人心千古同。


清光消雾霭,皓色遍高空。

积叶冷翻阶,痴云暗海涯。


楼高劳望眼,天暝隔吟怀。


宛转愁难遣,团圆事未谐。

秋来长是病,不易到中秋。


欲赏今宵月,须登昨夜楼。


露浓梧影淡,风细桂香浮。

圆月又中秋。
南海西头。
蛮云瘴雨晚难收。

素秋天气,是登山临水,昔人悲处。
我遇清时无个事,好约莺迁鸿翥。
旋整兰舟,多携芳酝,笑里轻帆举。

偏赏中秋月,从古到如今。
金风玉露相间,别做一般清。
是处帘栊争卷,谁家管弦不动,乐世足欢情。

人家一片海心浮,仿佛楼台似十洲。


不用梯云取明月,水晶宫里度中秋。

月照三更。
鹊绕南枝雁亦惊。
庾楼高兴,休教辜负今夜十分明。

九丝城寨控诸蛮,旧是鸦飞不到山。


深菁篻簩何太毒,横江烽燧不曾闲。


萝棡列哨谁传箭,高珙孤城只闭关。

迢遰城西百尺楼,登兹销暑亦销忧。


江山平远难为画,云物高寒易得秋。


吉甫清风来玉麈,涪翁妙墨换银钩。

阁夜试看中夜月,桂花正在散花楼。


仙客星轺下碧汉,美人旧隐怀丹丘。


巳听笛奏乱归思,更对窗光惊醉眸。

汉家台殿号明光,月满秋高夜未央。


银箭金壶催漏水,仙音法曲献《霓裳》。


路车天远鸾声静,宫扇风多雉影凉。

炎荒避地廿年过,杞国忧天奈尔何。


杂种犬羊纷北虏,妖氛牛斗更南倭。


浮云江汉愁心结,新月关山涕泪多。

湘累憔悴滞江潭,禅伯逍遥老梵龛。


松下围棋闲屦二,花前度曲引杯三。


不愁痼疾婴双竖,为喜良医得二楠。

江郭西偏寂不喧,卜居草草结棂轩。


蕊珠楼接芸香阁,紫洞天环薜荔垣。


书载洛中三十乘,经传柱下五千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