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知逐征南冠楚材,远劳书信到阳台。


明朝若上君山上,一道巴江自此来。

曾遭飞语十年谪,新受恩光万里还。


朝服不妨游洛浦,郊园依旧看嵩山。


竹含天籁清商乐,水绕庭台碧玉环。

知君夜听风萧索,晓望林亭雪半糊。


撼落不教封柳眼,扫来偏尽附梅株。


敲扶密竹枝犹亚,煦暖寒禽气渐苏。

君游苦数归苦晚,一驿险有千里远。


知君陟降旦暮间,马力不劲厌长坂。


雨脚坠地花枝低,风头入溪蒲叶偃。

捐书去寄老山林,无复追缘往事心。


忽值故人乘雪兴,玉堂前话得重寻。

朝来看雪咏君诗,想见朱衣在赤墀。


为问火城将策试,何如云屋听窗知。


曲墙稍觉吹来密,穷巷终怜扫去迟。

雨罢山泽明,日长花柳困。


游丝上天衢,观物得无闷。


时从顾曲人,笋馔酌春酝。

两客班荆覆局图,看人车马溷泥涂。


文昌八座邻枢极,天上归来愧不如。

相公罢论道,聿至活东人。


御史坐言事,作吏府中尘。


遂令河南治,今古无俦伦。

一啄高高一啄低,一声声急一声迟。


可怜去蠹劳心口,蚁入枯梨自不知。

东来两眼不曾寒,四顾千峰掠晓鬟。


天欲恼人消几许,只教和雾看灵山。

绿杨城郭雨凄凄,过尽千轮与万蹄。


送我独游三蜀路,羡君新上九霄梯。


马惊门外山如活,花笑尊前客似泥。

今日清江路,寒梅第一枝。


不愁风袅袅,正奈雪垂垂。


暖热惟须酒,平章却要诗。

一山云水拥禅居,万里江楼绕屋除。


行色匆匆吾正尔,春风处处子何如。


江湖此去随沤鸟,粥饭何时共木鱼。

舟中见新月,烟浪不胜寒。


与问醉眠客,岂知行路难。


残阳犹水面,孤雁更云端。

客子由来怀故乡,苏门冷落白云旁。


梦随夜月钟前断,诗入秋风草共荒。


操板镰靴游宦厌,开樽挥麈旧欢长。

何意同根本,开花每后时。


应缘去日远,独自发春迟。


结实恩难忘,无言恨岂知。

不谓衔冤处,而能窥大悲。


独栖丛棘下,还见雨花时。


地狭青莲小,城高白日迟。

垂老闲居味更深,此身随世任浮沉。


北窗未厌曲肱卧,西洛能传拥鼻吟。


疋马彷徨犹寄食,敝裘安乐信无心。

梁园久芜没,何以奉君游。


故城已耕稼,台观皆荒丘。


池塘尘漠漠,雁鹜空迟留。

新年始是识君初,顾我尘埃正满裾。


谈辩未容朝夕听,情亲空愧往还书。


久闻笔阵无前敌,更拟诗坛托后车。

兄诗有味剧隽永,和者仅同如画影。


短篇泉冽不容挹,长韵风吹忽千顷。


经年淮海定成集,走书道路未遑请。

欲买尔家田,归种三顷稻。


因营山前宅,遂作泗滨老。


奇穷少成事,饱暖未应早。

千金筑黄楼,落成费百金。


谁言史君侈,聊慰楚人心。


高秋吐明月,白璧悬青岑。

我昔去彭城,明日河流至。


不见五斗泥,但见三竿水。


惊风郁飙怒,跳沫高睥睨。

东武厌尘土,彭门富溪山。


从兄百日留,退食同跻攀。


轻帆过百步,船底惊雷翻。

曲误不须顾,客狂当好看。


日斜双桨急,风驶夹衣寒。


剩说归田乐,休歌行路难。

名卿绪前辈,风格如玉山。


累累培塿中,见此高孱颜。


揽辔忽思归,无人解縻贤。

衰翁扫轨欲垂车,怪子颓然也向隅。


激水要令风在下,涸泉翻以沫相濡。


瘠肥邈尔自秦越,势利纷然皆耳馀。

北渚乘风渡,西山带雾看。


袖单嫌翠薄,杯浅怯金寒。


宿雨收全易,春酲解却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