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嵩少犹藏薄雾中,前山迤逦夕阳红。


高楼一闭三十日,遥忆岩头种药翁。

缥缈危谯面面山,朝来云作雨潺潺。


忽然风卷归何处,百里阴晴反掌间。

孤城千室闭重闉,苍莽平川绝四邻。


汉使尘来空极目,沙场雪重欲无春。


羞归应有李都尉,念旧可怜徐舍人。

行祠寂寞寄关门,野草犹知避血痕。


一败可怜非战罪,太刚嗟独畏人言。


驰驱本为中原用,尝享能令异域尊。

细莎为屦如编须,轻葛为服如剪莩。


寒泉洒屋朝露濡,霜簟可荐机可扶。


风鸣牖间如吹竽,此虽有暑宜亦无。

秋成粟满仓,冬藏雪盈尺。


天意悯无辜,岁事了不逆。


谁言丰年中,遭此大泉厄。

诸妄不可赖,所赖惟一真。


内欲求性命,油然反清淳。


外将应物化,致一常日新。

我友二三子,兼有仕未仕。


青松出林秀,岂独私与己。


敛然不求人,而我自罍耻。

家居简馀事,犹读内景经。


浮尘扫欲尽,火枣行当成。


清晨委群动,永夜依寒更。

春旱麦半死,夏雨欣及时。


出郊视禾田,父老有好辞。


秋阴结愁霖,似欲直败兹。

修己以安人,嗟古有此道。


平生妄谓得,忽忽恨衰老。


年来亦见用,何益世枯槁。

尺书千里至,辍食手自开。


将卜东南居,故乡非所怀。


勿言湖山美,永与平生乖。

梦中见百怪,一一皆谓是。


醉中身已忘,万事随亦毁。


此心不应然,外物妄使尔。

秋鸿一何乐,空际乘风飞。


秋虫一何忧,壁间终夜悲。


忧乐本何有,力尽两无依。

人言性本静,不必林与山。


世虽有此理,知谁非妄言。


自我作归计,于今十馀年。

虏帐冬住沙陀中,索羊织苇称行宫。


从官星散依冢阜,毡庐窟室欺霜风。


舂粱煮雪安得饱,击兔射鹿夸强雄。

奚田可耕凿,辽土直沙漠。


蓬棘不复生,条干何由作。


兹山亦沙阜,短短见丛薄。

燕疆不过古北关,连山渐少多平田。


奚人自作草屋住,契丹骈车依水泉。


橐驼羊马散川谷,草枯水尽时一迁。

燕山如长蛇,千里限夷汉。

首衔西山麓,尾挂东海岸。

中开哆箕毕,末路牵一线。

世人岂知我,兄弟得我情。


少年喜文章,中年慕功名。


自从落江湖,一意事养生。

飞泉来无穷,发自嵩岭背。


奔驰两山间,偶与乱石会。


倾流势摧毁,泥土久崩溃。

神夫化黄熊,神母化白石。


婴儿剖还父,涕泣何暇恤。


尔来三千岁,往事谁复识。

浮埃古壁上,萧然四真人。


矫如云中鹤,犹若畏四邻。


坐令世俗士,自惭污浊身。

肃肃避暑宫,石殿秋日冷。


凛然中庭柏,气压千夫整。


风声答万壑,云色通诸岭。

飞桥走岩居,茅屋今已破。


何年避世僧,此地常独卧。


秋风高鸟入,夜月寒猿过。

登封事已遥,大碑摧风雨。


灵坛久销秃,古木中梁柱。


峰峦至此尽,苍石无寸土。

重重山前峰,上上终非顶。


行登众岭彻,始得山门迥。


高风惨多寒,落日侧先暝。

玉女云为衣,飘摇不须捣。


空传岩下石,夜杵知谁抱。


清泉供浣濯,素月铺缯缟。

岩窦有虚明,昽昽发晴晓。


真人无俦匹,窗下晨妆早。


门开秋雨入,室静长风扫。

苍壁上参天,微径随流水。


聱牙石齿乱,纷薄黄叶委。


牵攀不得上,颠仆几将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