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自到山阳不许辞,高斋日夜有佳期。


管弦正合看书院,语笑方酣各咏诗。


银汉雪晴褰翠幕,清淮月影落金卮。

前年曾见两鬟时,今日惊吟悼妓诗。


凤管学成知有籍,龙媒欲换叹无期。


空廊月照常行地,后院花开旧折枝。

烂柯山下旧仙郎,列宿来添婺女光。


远放歌声分白纻,知传家学与青箱。


水朝沧海何时去,兰在幽林亦自芳。

吴越古今路,沧波朝夕流。


从来别离地,能使管弦愁。


江草带烟暮,海云含雨秋。

绿野芳城路,残春柳絮飞。


风鸣骕骦马,日照老莱衣。


洛苑鱼书至,江村雁户归。

使君一朝去,遗爱在人口。


惠化境内春,才名天下首。


为问龚黄辈,兼能作诗否。

君作新台拟岘山,羊公千载得追攀。


歌钟殷地登临处,花木移春指顾间。


城似大堤来宛宛,溪如清汉落潺潺。

楼堞相望一日程,春风吹急似摇旌。


莫言乐国无愁梦,赖把新诗有故情。


客舍五浆非所愿,私田三径会须成。

前旌一幅粉书名,行路知君亦涕零。


遂失词人空甫里,谩留悲鹤老华亭。


主张寿禄无三甲,收拾文章有六丁。

皖城初得故人诗,叹息龙媒踠壮时。


太史滞留终不偶,中郎制作遂无施。


二千石禄今何有,四十车书昔漫知。

看君东下霅溪船,回首纷纷已五年。


簪笔少留吾所望,剖符轻去此何缘。


高麾行路穿秦树,骏马归时著蜀鞭。

宜春城郭绕楼台,想见登临把一杯。


湿湿岭云生竹箘,冥冥江雨熟杨梅。


政成定入邦人咏,诗就还随驿使来。

江上斋船驻彩桡,鸣笳应满绿杨桥。


久为汉吏知文法,当使淮人服教条。


拱木延陵瞻故国,丛祠瓜步认前朝。

邑屋为儒知善政,市门多粟见丰年。


追攀更觉相逢晚,谈笑难忘欲别前。


客幕雅游皆置榻,令堂清坐亦鸣弦。

潮沟东路两牛鸣,十亩漪涟一草亭。


委质山林如许国,寄怀鱼鸟欲忘形。


纷纷易变浮云白,落落谁钟老柏青。

韩君揭阳居,戚嗟与死邻。

吕使揭阳去,笑谈面生春。

当复进赵子,诗书相讨论。

南州岁晚亦花开,有底堪随驿使来。


看取钟山如许雪,何须持寄岭头梅。

韶山秀拔江清写,气象还能出搢绅。


当我垂髫初识字,看君挥翰独惊人。


邮签忽报旌麾入,斋閤遥瞻组绶新。

文采机云后,知名实妙年。


银钩工壮丽,金薤富清妍。


批凤多新贵,凭熊数外迁。

万山青嶂曲,千骑使君游。


神女鸣环佩,仙郎接献酬。


遍观云梦野,自爱江城楼。

带雪梅初暖,含烟柳尚青。


来窥童子偈,得听法王经。


会理知无我,观空厌有形。

述职抚荆衡,分符袭宠荣。


往来看拥传,前后赖专城。


勿剪棠犹在,波澄水更清。

都督再临横海镇,集仙遥辍内朝班。


清风又振东南美,好梦多亲咫尺颜。


坐啸楼台凌皓月,行春鼓吹入青山。

大贤本孤立,有时起丝纶。


伯父自天禀,元功载生人。

将为穹谷峭岩渊池于郊邑之中,则必辇山石,沟涧壑,淩绝峰阻,疲极人力,乃可以有为也。
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,咸无得焉。
逸其人,因其地,全其天,昔之所难,今于是乎在。

万里黔中一漏天,屋居终日似乘船。
及至重阳天也霁,催醉,鬼门关外蜀江前。


莫笑老翁犹气岸,君看,几人黄菊上华颠?戏马台前追两谢,驰射,风流犹拍古人肩。

昌州使君景道,宗□□秀也。
往余与公寿景珍游,时景道方为儿童嬉戏,今颀然在朝班。
思公寿景珍不得见,每见景道,尚有典刑。

政乐中和,夷夏宴喜,官梅乍传消息。
待作新年欢计,断送春色。
桃李成阴,甘棠少讼,又移旌戟。

荔枝滩上留千骑,桃李阴繁。
燕寝香残。
画戟森森镇八蛮。

绿发将军领百蛮,横戈得句一开颜。


少年圯下传书客,老去崆峒问道山。


春入莺花空自笑,秋成梨枣为谁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