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忆昔游临汝,于时太守贤。


山寻顺风处,城得豢龙迁。


民颈累累大,池荷一一圆。

拍岸千寻水,陪京第一州。


艳光落日改,明月与人留。


细浪差差蹙,深湾曲曲幽。

何必水周堂,翛然万木凉。


朋簪兹共乐,节物自迎商。


巧笑承欢剧,新词度曲长。

常欲登芒岭,无由见洛桥。


雪飞关戍迥,人忆剡溪遥。


广隰嘶征雁,长河起怒飙。

隋家宫殿昔初成,不道荒凉兽迹行。


今日知来高处望,山川兴废使人惊。

茗园葱茜与山笼,一夜惊雷发旧丛。


五马留连未能去,土囊深处路微通。

梦谷浮船稳且平,泊登冈顶看茶生。


始从官属二三辈,时听春禽一两声。

结雨竹西若若川,扬州歌吹思当年。


刘郎若向风前唱,梦入青楼事惘然。

雨发雷塘不起尘,蜀昆冈上暖先春。


烟牙才吐朱轮出,向此亲封御饼新。

今年太守采茶来,骤雨千门禁火开。


一意爱君思去疾,不缘时会此中杯。

去年锁宿得联华,二月墙头始见花。


今日都亭公感物,明朝太学我辞家。

阴森园圃墙东地,携挈儿童树下吟。


更约天边凤皇侣,阅书观画味尤深。

多病相如不复云,更何曾有卓文君。


他时我向会稽去,只是荆钗与布裙。

汴涨溅溅费挽牵,轻舟难若上青天。


只知乘駃及先去,不意迟留落那边。

无才不敢学阳秋,嗜酒时能问大酋。


前日偶从河上饮,文章何可并英游。

扬州太守重交情,我欲西归未得行。


寒食尚赊花水近,妻孥煎去到天明。

新松烟翠入衣巾,雨后冈原不起尘。


霜露悲怀今正切,曾非结客去寻春。

同时沈宋称二豪,曾说龙门夺锦袍。


我对前流接清唱,泰山轻重于鸿毛。

看取有心常不展,亦知随分坼佳葩。


无端大叶映莲幕,却笑菖蒲罕见花。

五月枇杷黄似橘,谁思荔枝同此时。


嘉名已著上林赋,却恨红梅未有诗。

常爱陶潜远世缘,阮家仍有竹㛹娟。


夜深风撼萧萧响,谁忆北窗人正眠。

悲忧如路去无程,靖节终朝酒自倾。


苦苦来招为醉伴,西山不使伯夷清。

溪头三月草菲菲,城畔春游惜醉稀。


莫信杜鹃花上鸟,人归犹道不如归。

桃花已满秦人洞,杏树犹存董奉祠。


莫怪寒梅独多叶,只缘乐府有新诗。

山情水思半轩间,试问来居有底闲。


唯有才高方暇佚,无论岁月自能攀。

秋鸿声涩秋弦苦,涂金博山烟夜吐。


寂历虚堂灯晕生,谁人共听西窗雨。

饮馀晨露吸馀风,噪遍高枝为俗聋。


欲比伯夷清已甚,不餐周粟腹常空。

二水交流抱闾井,清潭几曲自渊回。


已浮画舸遥遥去,更爱双鹥泛泛来。

古今冠佩立朝人,多作北山松下尘。


我爱蟠桃种来久,开花结子不由春。

湖上晴烟冻未收,湖中佳景可迟留。


更临危树看群岫,雪色岚光向酒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