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南望斜谷口,三山如犬牙。


西观五丈原,郁屈如长蛇。


有怀诸葛公,万骑出汉巴。

南山北阙两非真,东颍西湖迹已陈。


季子来归初可喜,老聃新沐定非人。


酒清不醉休休暖,睡稳如禅息息匀。

知君此去便归耕,笑指孤舟一叶轻。


待向三茅乞灵雨,半篙流水送君行。

湛湛清池五月寒,小山无数碧巑岏。


稚杉戢戢三千本,且作凌云合抱看。

年来转觉此生浮,又作三吴浪漫游。

忽见东平孟君子,梦中相对说黄州。

缥蒂缃枝出绛房,绿阴青子送春忙。


涓涓泣露紫含笑,焰焰烧空红佛桑。


落日孤烟知客恨,短篱破屋为谁香。

来往三吴一梦间,故人半作冢累然。


独依旧社传真法,要与遗民度厄年。


赵叟近闻还印绶,竺翁先已反林泉。

龛灯明灭欲三更,攲枕无人梦自惊。


深谷留风终夜响,乱山衔月半床明。


故人渐远无消息,古寺空来看姓名。

落帆古戍下,积雪高如丘。


强邀诗老出,疏髯散飕飗。


僧房有宿火,手足渐和柔。

我是天公度外人,看山看水自由身。


藓崖直上飞双屐,云洞前头岸幅巾。


万里欲呼牛渚月,一生不受庾公尘。

君不见洛阳八节滩,未至一舍闻惊湍。
生绡六幅谁所画,入眼能令三伏寒。


又不见桐庐七里濑,溅雪跳珠舞澎湃。

庭中下乾鹊,门外传远书。


小印红屈蟠,两端黄蜡涂。


开缄展矮纸,滑细疑卵肤。

饭炊适熟如延客,犬喜来迎似到家。


雨滴茅檐草烟湿,不妨笑语暂喧哗。

山僧邂逅即情亲,野叟留连语更真。


淡淡论交端有味,一弹指顷百年身。

楚公仙去几秋风,巷陌萧条旧隐空。


遗老即今无处觅,断香残照泪痕中。

栖息消心象,檐楹溢艳阳。


帘栊兰露落,邻里柳林凉。


高阁过空谷,孤竿隔古冈。

敬岑草浮光,句沚水解脉。


益郁乍怡融,凝严忽颓坼。


梅颣暖眠酣,风绪和无力。

晨霜践河梁,落日憩亭皋。


念彼千里行,恻恻我心劳。


揽辔上层冈,下临百仞濠。

故人不惜马虺隤,许我年年一度来。


野馆萧条无准拟,与君封殖浪山梅。

溪谷溅溅嫩水通,野田高下绿蒙茸。


和风满树笙簧杂,霁雪兼山粉黛重。


万里有家归尚隔,一廛无地去何从。

城头渡可涉,早禾渡可㪺。


试问安用舟,春水三丈馀。


是维一都会,驵侩权征输。

独来野寺无人识,故作寒崖雪压枝。


想得平生藏妙手,只今犹在鬓如丝。

省郎潦倒今何处,败壁风生霜竹枝。


满世□□专翰墨,谁为真赏拂蛛丝。

秋风忽起家山意,流落天涯叹憔悴。


古寺不挂寰瀛图,终南山翁何处至。

古寺相留跨两年,穷通出处固天然。


短檠灯火掩书卷,屡听芭蕉夜雨眠。

东邻修竹野僧家,乱柳枯桑一径斜。


逐客惯曾迂短策,使君何事驻高牙。


萧条已似连村坞,邂逅应容设晚茶。

江城寒气入肌肤,得告归来强自扶。


五马独能寻杜老,一床深愧致文殊。


体虚正觉身如幻,谈剧能令病自无。

初冬风日佳,杖策登崔嵬。


自予羁宦迹,久与山谷违。


屈指廿七载,今兹复一来。

山人本合居岩岭。
聊问支郎分半境。
残年藜杖与纶巾,八尺庭中时弄影。

竹深淮寺雪萧骚,一壁寒灯伴寂寥。


瘦尽骨毛终騕袅,蚀来锋刃转豪曹。


宦情冷落诗中见,谈态轩昂酒后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