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纸被围身度雪天,白于狐腋软于绵。


放翁用处君知否,绝胜蒲团夜坐禅。

木枕藜床席见经,卧看飘雪入窗棂。


布衾纸被元相似,只欠高人为作铭。

鹤俸元知不疗穷,叶舟还入乱云中。


溪庄直下秋千顷,赢取闲身伴钓翁。

山如嵩少三十六,水似邛郲九折途。


我老正须闲处著,白云一半肯分无。

齐民本自乐衡门,水旱那知不自存。


圣主忧勤常旰食,烦公一一报曾孙。

身闲剩觉溪山好,心静尤知日月长。


天下苍生未苏息,忧公遂与世相忘。

蝉蜕岩间果是无,世人妄想可怜渠。


有方为子换凡骨,来读晦庵新著书。

先生结屋绿岩边,读易悬知屡绝编。


不用采芝惊世俗,恐人谤道是神仙。

市聚萧条极,村墟冻馁稠。


劝分无积粟,告籴未通流。


民望甚饥渴,公行胡滞留。

大武尾裔名季狸,目如点漆肤凝脂。


江夏无双字子羽,九月授衣先著絮。


何如苗国孤竹君,排霜傲雪高拂云。

霜后藜枯无可羹,饥吟长作候虫声。


藏神上诉天应泣,支赐江蓠与杜蘅。

注易笺诗解鲁论,一帆径度浴沂天。


无端又被湘累唤,去看西川竞渡船。

紫阳山下紫阳翁,今住闽山第几峰。


退院归来罢行脚,被他强占一江风。

茶灶本笠泽,飞来摘茶国。


堕在武夷山,溪心化为石。

月夜乘醉来,垂竿曲溪曲。


水清无寸鳞,钓得半轮玉。

谁将点漆金,铸作孤竹笛。


林外吹一声,震落千峰石。

大隐翠屏孤,何许最正面。


日落未落时,亭上来相见。

鍊玉云粘杵,朝真露湿衣。


一声半夜鹤,月里羽人归。

乱石堆成玉,双峰便是门。


莫将尘底脚,踏涴坞中云。

一老说谈话,诸君未要眠。


开窗放山月,把酒奏溪泉。

梦里长逢孟,羹中亦见颜。


痴儿入吾室,真作采薇看。

学子可怜生,远来参老子。


仁智若为谈,指似秋山水。

忆我南溪北,千岩万壑亭。


妒渠紫阳叟,诧杀一峰青。

观棋不作秋,观斫不作石。


要知丽泽功,祇个是消息。

精舍何曾远,只在九曲北。


渔艇若不来,弱水万里隔。

江上送归船。
风雨排空浪拍天。
赖有清尊浇别恨,凄然。

我词不足录,聊以醒渠醉。


更参三十年,当与风子对。

海内朱公子,端能为我来。


谭谐渺今古,欢喜到舆台。


日月何曾蔽,风云会有开。

秋容一洗。
不受凡尘涴。
许大乾坤这回大。

人物从来少,篱菊为谁黄。
去年今日,倚楼还是听行藏。
未觉霜风无赖,好在月华如水,心事楚天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