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兽在薮,鱼在湖,一入池槛归期无。


误随弓旌落尘土,坐使鞭棰环呻呼。



追胥连保罪及孥,百日愁叹一日娱。

东望海,西望湖,山平水远细欲无。


野人疏狂逐渔钓,刺史宽大容歌呼。


君恩饱暖及尔孥,才者不闲拙者娱。

水边舟动多惊散,何事林间近绝疑。


野意肯从威令至,旧巢犹有主人知。


不关饮啄春江暖,自在飞鸣夏日迟。

秋来闲兴每登临,因叩精蓝望碧岑。


强策羸骖寻水石,忽惊幽鸟下烟林。


同时览物悲欢异,自古忘名趣向深。

秀稻秋风喜太平,独疑连雨未全晴。


银蟾似亦无聊赖,默度寒宵懒吐明。

千林无叶一川平,万壑琼瑶照夜明。


未觉残梅飘落尽,只愁羌管不成声。

畴昔经行地,溪山寂寞边。


冰霜凝巨壑,风雨暗中田。


古寺堪投晚,尘龛阅纪年。

先生谏疏莫与传,忠愤激烈号旻天。


却怜广文官舍冷,只与文字相周旋。


上书乞得聊自屏,清坐日对铜炉烟。

朔风吹尽暮云平,室暖炉红睡达明。


但怪朝来满山白,不知昨夜打窗声。

提携当日忝忘年,曾向瑕丘独请前。


喜看玄云生素壁,恍疑后学厕先贤。


公游汗漫今何许,我病摧颓久自怜。

不应世道即漂沦,何事今年失此人。


礼乐端能怀益友,琴笙忍遽乐嘉宾。


亦知游好曾通谱,却记登临唤卜邻。

秀翁威略憺华戎,遗恨车书久未同。


喜有象贤堪嗣事,故知鸿业自无穷。


蕃宣合奏三年最,风采俄惊一旦空。

投绂归来卧赤城,家山无处不经行。


寒岩解榻梦应好,绝壁题诗语太清。


陈迹一朝成寂寞,灵台千古自虚明。

谁将健笔写崖阴,想见当年抱膝吟。


缓带轻裘成昨梦,遗风馀烈到如今。


西山爽气看犹在,北阙精诚直自深。

赵公名迹此犹微,已荐行藏第一机。


直自当年留翰墨,至今穷谷尚光辉。


时清谏疏空遗稿,岁晚高斋自掩扉。

年来年去为谁忙,三伏炎蒸忽变凉。


阅世谩劳心悁悁,怀人空得鬓苍苍。


诗篇眼界何终极,道学心期未遽央。

平湖渺空阔,积水暮生寒。


但见绿千顷,不知深几竿。


人间元迫隘,世路足艰难。

未识南湖景,遥欣二子游。


赏心并胜日,妙语逼清秋。


剩欲携书卷,相将买钓舟。

何处元宵好,山房入定僧。


往来衣上月,明暗佛前灯。


实际徒劳说,空华讵可凭。

雨挟潮痕涨具区,流渠决决绕幽居。


荷锄日课都忘倦,抱瓮天机本不疏。


且喜水平昌谷稻,莫教雷假介休车。

东风分袂省西廊,袖有明珠照客航。


道义有情通出处,文章无地著炎凉。


君今犹把一麾去,我敢倦锄三径荒。

羽卫森严锦绣成,夜寒璧月有馀清。


皇坛奠玉横参近,柴燎升烟宿雾晴。


晏粲九天风露迥,雍容群辟佩环声。

灵鼓黄麾道指南,紫坛苍璧示凝严。


联翩玉羽层霄下,烜赫神光爱景暹。


为喜鸾舆回凤阙,故留芝盖出虬檐。

隽永杂俎虽甚旨,何似三冬足文史。


羡子皮里西京书,议论逼人惊亹亹。


戏为语韵网所遗,人皆百能子千之。

春风不拣尊前客,未必藜羹输肉食。


玲珑点缀移月窟,谁谓吾家最先得。


直从去腊约为伴,旦旦相看无倦色。

无成麋鹿久同群,占籍恩深荷史君。


万古千今名与姓,得随天柱数峰存。

一簇烟岚锁乱云,孤高天柱好栖真。


从今便作西归计,免向人间更问津。

不将生杀奏严宸,却抱烟岚学隐沦。


多谢史君虚右席,重延天柱一山人。

初心本欲践臣邻,帝里司回斗柄春。


今日得居天柱下,不忧先有夜行人。

商于飞到一符新,遂已平生分外亲。


尤喜紫芝先入手,西南天柱与天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