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残暑方炎忽痛摧,无情风雨亦奇哉。


但嗟不为贫人计,未动秋砧雁已来。

仲秋四日雁横天,闭户垂帷意已便。


方叹今年时候早,夜深风雨更凄然。

八月八日秋正新,月雄酉仲长庚明。
喜闻千秋之节后三日,元成节前一日天生中。
罨画溪头拥浮玉,四安八座钟灵淑。

眼昏烛暗细行斜,考阅精强外已夸。


明日失杯君莫怪,早知安足不成蛇。

七千里外二毛人,十八滩头一叶身。


山忆喜欢劳远梦,地名惶恐泣孤臣。


长风送客添帆腹,积雨浮舟减石鳞。

海上东风犯雪来,腊前先折镜湖梅。


遥思禁苑青春夜,坐待宫人画诏回。

江神河伯两醯鸡,海若东来气吐霓。


安得夫差水犀手,三千强弩射潮低。

吴儿生长狎涛渊,冒利轻生不自怜。


东海若知明主意,应教斥卤变桑田。

江边身世两悠悠,久与沧波共白头。


造物亦知人易老,故教江水向西流。

万人鼓噪慑吴侬,犹是浮江老阿童。


欲识潮头高几许,越山浑在浪花中。

定知玉兔十分圆,已作霜风九月寒。


寄语重门休上钥,夜潮留向月中看。

秋花不见眼花红,身在孤舟兀兀中。


细雨作寒知有意,未教金菊出蒿蓬。

天台桂子为谁香,倦听空阶点夜凉。


赖有明朝看潮在,万人空巷斗新妆。

乱山遮晓拥千层,睡美初凉撼不应。


昨夜酒行君屡叹,定知归梦到吴兴。

楼上烟云怪不来,楼前飞纸落成堆。


非关文字须重看,却被江山未放回。

月缺霜浓细蕊乾,此花元属玉堂仙。


鹫峰子落惊前夜,蟾窟枝空记昔年。


破裓山僧怜耿介,练裙溪女斗清妍。

海上乘槎侣,仙人萼绿华。


飞升元不用丹砂。


住在潮头来处、渺天涯。

宛丘先生自不饱,更笑老崔穷百巧。

一更相过三更归,古柏阴中看参昴。

去年举君苜蓿盘,夜倾闽酒赤如丹。

贤愚相去,算其间能几。


差以毫厘缪千里。


细思量义利,舜蹠之分,孳孳者,等是鸡鸣而起。

【其一】


满月飞明镜,归心折大刀。


转蓬行地远,攀桂仰天高。


水路疑霜雪,林栖见羽毛。

昔年八月十五夜,曲江池畔杏园边。


今年八月十五夜,湓浦沙头水馆前。


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。

晨起临风一惆怅,通川湓水断相闻。


不知忆我因何事,昨夜三更梦见君。

银台金阙夕沈沈,独宿相思在翰林。


三五夜中新月色,二千里外故人心。


渚宫东面烟波冷,浴殿西头钟漏深。

南国碧云客,东京白首翁。


松江初有月,伊水正无风。


远思两乡断,清光千里同。

月好共传唯此夜,境闲皆道是东都。


嵩山表里千重雪,洛水高低两颗珠。


清景难逢宜爱惜,白头相劝强欢娱。

露白月微明,天凉景物清。


草头珠颗冷,楼角玉钩生。


气爽衣裳健,风疏砧杵鸣。

尘缨忽解诚堪喜,世网重来未可知。


莫忘全吴馆中梦,岭南泥雨步行时。

人道秋中明月好,欲邀同赏意如何。


华阳洞里秋坛上,今夜清光此处多。

秋月高悬空碧外,仙郎静玩禁闱间。


岁中唯有今宵好,海内无如此地闲。


皓色分明双阙榜,清光深到九门关。

太华巉巉敷水长,白驴依旧系斜阳。


山深乳洞药炉冷,花发云房醅瓮香。


邻叟一樽迎谷口,蛮童三髻拜溪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