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三翁旦暮身,誓开险路作通津。
夜舟过此无倾覆,朝胫从今免苦辛。
十里叱滩变河汉,八寒阴狱化阳春。
铁凿金锤殷若雷,八滩九石剑棱摧。
竹篙桂楫飞如箭,百筏千艘鱼贯来。
振锡导师凭众力,挥金退傅施家财。
孟子曰:“由尧舜至于汤,五百有余岁,若禹、皋陶,则见而知之;若汤,则闻而知之。
由汤至于文王,五百有余岁,若伊尹、莱朱则见而知之;若文王,则闻而知之。
由文王至于孔子,五百有余岁,若太公望、散宜生,则见而知之;若孔子,则闻而知之。
孟子曰:“诸侯之宝三:土地、人民、政事。
宝珠玉者,殃必及身。
孟子曰:“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,无上下之交也。
孟子曰:“古之为关也,将以御暴;今之为关也,将以为暴。
孟子曰:“形色,天性也;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。
孟子曰:“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。
孟子曰:“人之有德、慧、术、知者,恒存乎疢疾。
独孤臣孽子,其操心也危,其虑患也深,故达。
孟子曰:“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,古之贤士何独不然?乐其道而忘人之势。
故王公不致敬尽礼,则不得亟见之。
鲁欲使慎子为将军。
孟子曰:“不教民而用之,谓之殃民。
殃民者,不容于尧舜之世。
孟子曰:“仁之胜不仁也,犹水胜火。
今之为仁者,犹以一杯水,救一车薪之火也;不熄,则谓之水不胜火,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。
亦终必亡而已矣。
孟子曰:“牛山之木尝美矣,以其郊于大国也,斧斤伐之,可以为美乎?是其日夜之所息,雨露之所润,非无萌蘖之生焉,牛羊又从而牧之,是以若彼濯濯也。
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岂山之性也哉?
虽存乎人者,岂无仁义之心哉?其所以放其良心者,亦犹斧斤之于木也,旦旦而伐之,可以为美乎?其日夜之所息,平旦之气,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,则其旦昼之所为,有梏亡之矣。
梏之反覆,则其夜气不足以存;夜气不足以存,则其违禽兽不远矣。
孟子谓万章曰:“一乡之善士,斯友一乡之善士;一国之善士,斯友一国之善士;天下之善士,斯友天下之善士。
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,又尚论古之人。
颂其诗,读其书,不知其人,可乎?是以论其世也。
万章问曰:“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,于齐主侍人瘠环,有诸乎?”
孟子曰:“否,不然也。
好事者为之也。
于卫主颜雠由。
孟子曰:“君子所以异于人者,以其存心也。
君子以仁存心,以礼存心。
仁者爱人,有礼者敬人。
徐子曰:“仲尼亟称于水,曰:‘水哉,水哉!’何取于水也?”
孟子曰:“原泉混混,不舍昼夜。
盈科而后进,放乎四海,有本者如是,是之取尔。
苟为无本,七八月之闲雨集,沟浍皆盈;其涸也,可立而待也。
孟子曰:“人有不为也,而后可以有为。
孟子曰:“天下大悦而将归己,视天下悦而归己,犹草芥也,惟舜为然。
不得乎亲,不可以为人;不顺乎亲,不可以为子。
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,瞽瞍厎豫而天下化,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,此之谓大孝。
公孙丑曰:“君子之不教子,何也?”
孟子曰:“势不行也。
教者必以正;以正不行,继之以怒;继之以怒,则反夷矣。
‘夫子教我以正,夫子未出于正也。
孟子曰:“不仁者可与言哉?安其危而利其菑,乐其所以亡者。
不仁而可与言,则何亡国败家之有?有孺子歌曰:‘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
’孔子曰:‘小子听之!清斯濯缨,浊斯濯足矣,自取之也。
沈同以其私问曰:“燕可伐与?”
孟子曰:“可。
子哙不得与人燕,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。
有仕于此,而子悦之,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;夫士也,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,则可乎?何以异于是?”齐人伐燕。
孟子曰:“子路,人告之以有过则喜。
禹闻善言则拜。
大舜有大焉,善与人同。
齐宣王问曰:“汤放桀,武王伐纣,有诸?”
孟子对曰:“于传有之。
”
曰:“臣弑其君,可乎?”
曰:“贼仁者谓之‘贼’,贼义者谓之‘残’。
残贼之人谓之‘一夫’。
淑景惊催。
画梁日影,早漾妆台。
曈眬金母帐,潋滟玉人杯。
禅者智隍,初参五祖,自谓已得正受,庵居长坐,积二十年。
师弟子玄策,游方至河朔,闻隍之名,造庵问云:“汝在此作什么?”隍曰:“入定。
”策云:“汝云入定,为有心入耶?无心入耶?若无心入者,一切无情草木瓦石,应合得定。
次日,祖潜至碓坊,见能腰石舂米,语曰:“求道之人,为法忘躯,当如是乎!”乃问曰:“米熟也未?”慧能曰:“米熟久矣,犹欠筛在。
”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。
慧能即会祖意,三鼓入室。
泽国秋深。
绣楹天近,坐久魂清。
溪山绕尊酒,云雾浥衣襟。
名满人间。
记黄金殿,旧赐清闲。
才高鹦鹉赋,风懔惠文冠。
荔粉桃符,饯将残催送新年。
晴霞千岭树,藻日五湖烟。
苹洲何在,登台远眺,一城画鼓红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