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重阳时节。
满城风雨,更催行色。
陇树寒轻,海山秋老,清愁如织。

北窗凉透,南窗月上,浴罢满怀风露。
不知何处有花来,但怪底、清香无数。


炎州珍产,吴儿未识,天与幽芳独步。

竹舆晓入青阳,细风凉月天如洗。
峰回路转,云舒霞卷,了非人世。
转就丹砂,铸成金鼎,碧光相倚。

舣棹太湖岸,天与水相连。
垂虹亭上,五年不到故依然。
洗我征尘三斗,快揖商飙千里,鸥鹭亦翩翩。

紫橐论思旧,碧落拜除新。
内家敕使,传诏亲付玉麒麟。
千里江山增丽,是处旌旗改色,佳气郁轮囷。

隆中三顾客,圯上一编书。
英雄当日感会,馀事了寰区。
千载神交二子,一笑眇然兹世,却愿驾柴车。

得孙当赞喜,唤客便分题。


楼鼓方行夜,天星恰照奎。


熊罴通梦寐,孔释自提携。

十年长作江头客。
樯竿又挂西风席。
白鸟去边明。

微月生西海,幽阳始代升。


圆光正东满,阴魄已朝凝。


太极生天地,三元更废兴。

北登蓟丘望,求古轩辕台。


应龙已不见,牧马空黄埃。


尚想广成子,遗迹白云隈。

鲜冰玉凝,遇阳则消。


素雪珠丽,洁不崇朝。


膏以朗煎,兰由芳凋。

三春怨离泣,九秋欣期歌。


驾鸾行日时,月明济长河。

野客元耕嵩岳田,得游衡岳亦前缘。


避兵径度吾岂忍,欲雨还休神所怜。


世乱不妨松偃蹇,村空更觉水潺湲。

街头女儿双髻鸦,随蜂趁蝶学夭邪。


东风也作清明节,开遍来禽一树花。

城中爆竹已残更,朔吹翻江意未平。


多事鬓毛随节换,尽情灯火向人明。


比量旧岁聊堪喜,流转殊方又可惊。

洞庭之东江水西,帘旌不动夕阳迟。


登临吴蜀横分地,徙倚湖山欲暮时。


万里来游还望远,三年多难更凭危。

草草一梦阑,行止本难期。


岁晚陈留路,老马三振鬐。


自看鞭袖影,旷野日落迟。

武林曾识最高枝,百感重逢岁月迷。


向日擘笺须彩凤,如今执楯要文犀。

我丈风流元祐枝,晴轩雨雹笔端迷。


从容文武一时了,赋罢木犀观水犀。

平生最恶牢骚语,作态呻吟苦恨谁。


万事祸为福所倚,百年力与命相持。


立身岂患无余地,报国惟忧或后时。

总辔登长路,呜咽辞密亲。


借问子何之?世网婴我身。


永叹遵北渚,遗思结南津。

众芳摇落独暄妍,占尽风情向小园。


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


霜禽欲下先偷眼,粉蝶如知合断魂。

灿灿萱草花,罗生北堂下。


南风吹其心,摇摇为谁吐?


慈母倚门情,游子行路苦。


甘旨日以疏,音问日以阻。

林下见清真,草衣如野人。

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


儿童相见不相识,笑问客从何处来。

九天阊阖叫能开,大地波澜挽得回。


沟壑余生千里转,沙场战骨几人埋。


风高劲草犹披拂,岁晚乔松待护培。

仗剑来辽西,徘徊望恒安。


古塞下秋色,清霜侵鹖冠。


长揖谢比邻,几屦向岩岵。

翠羽丹崖敞碧天,飞来风雨不知年。


肯饶寸舌呼余粒,惟有精神倚暮烟。

云护千峰起,烟消百顷开。


夫容映秋水,不减美人才。

不怕微霜点玉肌。
恨无流水照冰姿。
与君着意从头看,初见今年第一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