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尝闻历阳郡,寺有褒禅山。
及我分竹符,欲往穷跻攀。
驱车发半道,尺一唤我还。

地白风色寒,雪花大如手。


笑杀陶渊明,不饮杯中酒。


浪抚一张琴,虚栽五株柳。

北堂千万寿,侍奉有光辉。


先同稚子舞,更着老莱衣。


因为小儿啼,醉倒月下归。

有身莫犯飞龙鳞,有手莫辫猛虎须。


君看昔日汝南市,白头仙人隐玉壶。


子猷闻风动窗竹,相邀共醉杯中绿。

书秃千兔毫,诗裁两牛腰。


笔踪起龙虎,舞袖拂云霄。


双歌二胡姬,更奏远清朝。

太古历阳郡,化为洪川在。


江山犹郁盘,龙虎秘光彩。


蓄泄数千载,风云何霮䨴。

一夕为湖地,千年列郡名。
霸王迷路处,亚父所封城。


汉置东南尉,梁分肘腋兵。

一出还添二百诗,风光投到费推辞。


江湖物色休吟尽,留取西归一半题。

梦绕天津月再湾,慈湖解缆已开颜。


淮山到眼浑相识,直北青梢是定山。

文础护清漪,炯若涵冰玉。


澡涤起沈疴,功参灵剂速。


荒唐桑氏经,琐碎桐君录。

衰俗纷纷务近功,几人心迹与君同。


低回州县青衫列,踊跃圣贤黄卷中。


牛渚江山空夜月,河阳桃李再春风。

宜秋门外养鹰坊,好草陂头射雉场。


油幕毡庐张野饮,锦袍貂帽结戎装。


兴阑落日黄尘断,梦后西风白发长。

昨时江北望江南,把酒离愁已不堪。


今夜江南望江北,抵掌清谈安可得。


历湖白下非吾乡,官身俗眼禁人狂。

三山春水拍江流,六代馀风扫地收。


破国龙骧复安在,赋诗宣城难与酬。


伤心远宦北宗老,满眼旧游南豫州。

犀照亭边两橹催,凤栖台下片帆开。


龙盘虎踞行远矣,牛渚鸡笼安在哉。


无端鞍马三年役,有意莼鲈异日来。

我访故人不待招,沧江谓广才容舠。


离城五点寒更急,著岸两竿晴日高。


别来书尺正坐懒,老去鞍马何堪劳。

迅雨荡阑暑,层飙披滞云。


澄川缭楚甸,新阳丽秋旻。


物候岂不嘉,中怀怆离群。

种树临溪流,开亭望城郭。


当年孟张辈,载酒来行乐。


斯人久埃灭,节物今犹昨。

文昌西郭居,修竹闭环堵。


琴樽不复存,青莲开梵宇。


尘纷晦遗像,粉绘才可睹。

东西采石矶,山水两清绝。


渔舠与商舶,今古几沿越。


飘飖翰林主,长笑弄明月。

天门束箭流,北注据牛弩。


淩高驻翠华,舟师耀威武。


当时侍帷幄,谁复徵往古。

龙骧乘上游,锐气吞敌境。


风便趋吴京,收功在俄顷。


平生负雄图,晚岁方获骋。

狂胡昔凭凌,阔步长淮外。


难此百雉城,万甲屯要害。


时平一登望,江山互襟带。

孙郎昔鹰扬,曹瞒方虎视。


敢忘板筑勤,远挫兵锋锐。


俄闻青盖谣,无复金陵气。

楚姥昔奔迸,馀生脱沈沦。


家禽不忍置,信谓妇人仁。


空笼欻变化,千载高嶙峋。

昔也万家邑,今为无底渊。


城郭泯遗迹,人民安得全。


吊古一回首,薄暮愁风烟。

黄泥潭口舣征篷,回指东城祗眼中。


半夜凫鹥先觉雨,连江葭菼自生风。


青灯解作无眠伴,白酒难招一醉同。

楚泽初冬正穫田,孤鸿欲下却翻然。


人烟隐约青山郭,云物离披小雪天。


送别杯盘犹昨日,劳生鞍马遂穷年。

尚识历阳道,依然西照间。


风烟石碛戍,林麓楚王山。


隔水一凝伫,当年百往还。

昨岁东溪口,扁舟欲下江。


伴愁灯映幔,欺睡月侵窗。


漫寄书连纸,谁同酒一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