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八曲风烟势欲开,鼓楼岩下水萦洄。


莫言此处无佳景,自是游人不上来。

七曲移船上碧滩,隐屏仙掌更回看。


人言此处无佳景,只有石堂空翠寒。

三曲君看架壑船,不知停棹几何年。


桑田海水今如许,泡沫风灯敢自怜。

武夷山上有仙灵,山下寒流曲曲清。


欲识个中奇绝处,棹歌闲听两三声。

幽卧寒岩不记年,饱看山月听风泉。


舒忧正得琴三叠,玩意惟凭易一编。


误落尘中乖夙尚,却思洞里付真传。

皇天分四序,代谢无时休。


昔人抱孤念,感此成清游。


迥眺曾城皋,朗咏斜川流。

登览日云晏,归车眇重冈。


天风振余旟,夕露沾我裳。


数子情未厌,春山杳茫茫。

岁月有环周,穷腊忽受谢。


眷眷山水心,幸此朱墨暇。


招呼得良友,邂逅成夙驾。

天秋山气深,日落林景翠。


亦知后骑迫,且复一流憩。


环瞻峰列屏,迥瞩泉下濞。

驱车何所适,往至秋云边。


企彼涧中石,举觞酹飞泉。


怀哉千载人,矫首辞世喧。

藕叶盖波面,池花犹未红。


聊承晓露馀,散步咏凉风。


香气已飘忽,客怀谁与同。

提携当日忝忘年,曾向瑕丘独请前。


喜看玄云生素壁,恍疑后学厕先贤。


公游汗漫今何许,我病摧颓久自怜。

岸筱覆回溪,回溪曲如月。


沈沈水容绿,寂寂流莺歇。


浅石方凌乱,游禽时出没。

清赏非素期,偶游方自得。


前登绝岭险,下视深潭黑。


密竹已成暮,归云殊未极。

密竹行已远,子规啼更深。


绿池芳草气,闲斋春树阴。


晴蝶飘兰径,游蜂绕花心。

汀洲暖渐渌,烟景淡相和。


举目方如此,归心岂奈何。


日华浮野雪,春色染湘波。

廊庙当时共代工。
睢陵千里远,约过从。
欲知宾主与谁同。

五马三旌驻碧鸡,松篁昏黑上头迷。


慈云扰扰珠林北,宝月纤纤绀殿西。


佳客兴来还笑傲,浮生迹有但羁栖。

溪山四时佳,今日更奇绝。


天公妙庄严,施此一川雪。


飞花浩如海,眩转塞空阔。

两贤风度蔼春阳,步屧随风上柳塘。


彩笔红笺芳径里,句中挟我万花香。

秀岩堂上玉东西,把酒登临望眼迷。


天宇四垂粘地近,海山一抹带潮低。


绝知客好无尘事,聊记吾曾有醉题。

潇洒王郎亦胜流,今年何事阻清游。


当家风味今如此,孤负山阴夜雪舟。

得得来题小隐诗,拂香萦柳画船移。


湖边好景春犹未,须到秋清月满时。

红皱黄团熟暑风,甘瓜削玉藕玲珑。


身谋已落园丁后,满帽京尘日正中。

镜面波光倒碧峰,半湖云锦万芙蓉。


去年荡桨香风里,行傍石桥花正浓。

莫问朝歌与棘津,浮生惟有一杯春。


君看百战功名地,越戍吴台两窖尘。

芜城老藓不知春,忽有柴门月色新。


芝草琅玕无锁钥,自无超俗扣门人。

隐隐春城外,朦胧陈迹深。


君子顾榛莽,兴言伤古今。


决河导新流,疏径踪旧林。

岩寺藏春长不夏,江花映日艳于桃。

山阴入户川光暮,林影浮空暑气高。

树老岂能知岁月,溪清真可鉴秋毫。

三枝筇竹兴还新,王丈席兄俱可人。


侨立司州溪水上,吟诗把酒对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