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徙倚秋原上,凄凉晚照中。

水流天不尽,人远思何穷。

问谍知秦过,看山识禹功。

华筵贺客日纷纷,剑外欢娱洛下闻。


朱绂宠光新照地,彤襜喜气远凌云。


荣联花萼诗难和,乐助埙篪酒易醺。

湖海相从十日留,颇哀老子鬓惊秋。


目光犹射车牛背,不用殷勤举话头。

一杯淡粥不烹蔬,自占云根结草庐。


非佛非心犹坐断,定知不看夹山书。

清时有味是无能,闲爱孤云静爱僧。


欲把一麾江海去,乐游原上望昭陵。

南指陵阳路,东流似昔年。


重恩山未答,双鬓雪飘然。


数仞惭投迹,群公愧拍肩。

捧诏汀洲去,全家羽翼飞。


喜抛新锦帐,荣借旧朱衣。


且免材为累,何妨拙有机。

雾冷侵红粉,春阴扑翠钿。


自悲临晓镜,谁与惜流年。


柳暗霏微雨,花愁黯淡天。

一茎炯炯琅玕色,数节重重玳瑁文。


挂到高山未登处,青云路上愿逢君。

簟枕邀凉,琴书换日,睡馀无力。
细洒冰泉,并刀破甘碧。
墙头唤酒,谁问讯、城南诗客。

龙头舴艋吴儿竞。
笋柱秋千游女并。
芳洲拾翠暮忘归,秀野踏青来不定。

山围画障。
风溪弄月清溶漾。
玉楼苕馆人相望。

朱屋雕屏展,红筵绣箔遮。


傍云灯作斗,近树彩成花。


风月胜千夜,笙歌如一家。

绿净无痕,过晓霁清苕,镜里游人。
红柱巧,彩船稳,当筵主、秘馆词臣。
吴娃劝饮韩娥唱,竞艳容、左右皆春。

捧黄封诏卷。
随处是、离亭别宴。
红翠成轮歌未遍。

君生霅水清,君殁霅水浑。


空令骨肉情,哭得白日昏。


大夜不复晓,古松长闭门。

一去吴兴十五年,东归父老几人存。


惠山唯有钱夫子,一寸闲田晓日暾。

宦游莫向长城窟,冬冰折胶弦亦绝。


吴中腊月百事便,蟹煮黄金鲈鲙雪。


京城旧友一分散,近忆吴兴须满颊。

信美非吾土,三吴一水中。


亭高望已极,舟入去无穷。


朝市知安在,湖山信有功。

遨游海上冀逢人,宴坐山中长闭门。


去住只今谁定是,相逢一笑各无言。

菰蒲出没风波际,雁鸭飞鸣雾雨中。


应为高人爱吴越,故于齐鲁作南风。

花开南北一般红,路过江淮万里通。


飞盖靓妆迎客笑,鲜鱼白酒醉船中。

行到平湖意自宽,繁花仍得就船看。


回头却向吴侬说,从此远游心未阑。

终日舟行花尚多,清香无奈着人何。


更须月出波光净,卧听渔家荡桨歌。

是非一醉了无馀,唯有胸中万卷书。


已把人生比蘧传,更将江浦作阶除。


欲眠宾客从教去,倒卧氍毹岂暇舒。

才堪簿领更无馀,赢得十年闲读书。


宠辱何须身自试,穷愁不待酒驱除。


故人归去无消息,佳句新来屡卷舒。

白蘋有嘉招,苍弁得胜践。


会心不惮远,乘兴恐失便。


篮舆犯穷腊,共作忍寒面。

李侯昔游吴,莲舟镜苍茫。


风鬟与雾鬓,共濯玻瓈光。


采花不盈舫,日暮云水香。

道场山麓接何山,影落苕溪浸碧澜。


只欠荷花三十里,橛头船上把渔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