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雨洗乾坤净,恩沾品物新。


俯观寰海内,无复皱眉人。

久旱一雨足,高低水平分。


老农尔何知,史君甚艰勤。


史君家雁山,出作无心云。

客行苦淫潦,道路渺不分。


十步九掀淖,眷言仆夫勤。


昔旱欲讼风,今雨当诛云。

使君保障仍茧丝,可怜民屋如罄垂。


今朝一雨秋事了,便可高咏丰年诗。

天公有意不作难,一雨千里须臾间。


但得湖南今岁熟,我亦腰镰归故山。

北风吹云如裂丝,赤龙卷水尾倒垂。


雷轰电激不敢驻,驱入吾家喜雨诗。

午窗溜雨忽潺潺,想见欣然阡陌间。


敬简堂中有新事,水满新池雨满山。

已晴复雨雨还晴,惯阅人间梦不惊。


小立栏干搔短发,乱云飞度夕阳城。

佛刹起香云,高低一雨均。


使君心未已,阁老句还新。


喜入村乡乐,凉生瓮盎春。

秦望山头云,昨日鸾凤举。


冥冥万里风,淅淅三更雨。


小臣知君忧,起坐听檐语。

鹳鹤相呼绿野宽,鼎臣闲倚玉栏干。


洪河拥沫流仍急,苍岭和云色更寒。


艳艳风光呈瑞岁,泠泠歌颂振雕盘。

隐隐轻雷不起风,蒙蒙密雨遍长空。


枯根发秀新茎长,小草那知造化功。

将军铁马高秋出,使者楼船渤海来。


甘雨恰随天诏下,冻云应与地图开。


枯黄背日纷纷落,细绿迎春苒苒回。

江暗天低雨脚垂,屋鸣檐泻入枯池。


却怜似镜新荷叶,不见鱼跳鹭浴时。

水鹳长嗥应九陵,山云处处上如蒸。


定知谷鲋从今后,不向西江乞斗升。

涣汗如蒸被体流,日高强起倦梳头。


多情一夜千山雨,消尽人间万斛愁。

好雨知时五月零,豆苗瓜蔓一时青。


老夫亦起中庭立,两眼看一似醉醒。

将军渡水流澌合,太守弯弧巨石开。


但觉诚心通日月,不知生意在风雷。


思莼未许归张翰,结草终当获杜回。

使君设醮天皇格,道士陈章玉女开。


遂遣赤松来作雨,更教玄武下乘雷。


凉飙细拂花间入,润色新从草际回。

凉满蒲萄磊落枝,倦游来此亦忘归。


沟渠水活龙蛇动,树木月明乌鹊飞。


欣减黄粱新米价,愁生白苎旧征衣。

黄鹤山前雨乍过,城南草市乐如何。


千金估客倡楼醉,一笛牧童牛背歌。


江夏水生归未得,武昌鱼美价无多。

使君人物旧乌台,天听虽高力挽回。


湖水欲平江为退,秋田未旱雨朱来。


云随黄鹤游何许,风满南楼亦快哉。

谁借长鞭策懒能,黄梅水涨舳舻通。


不知君子忧雨切,常在桑麻稼樯中。

北方旱气与兵连,犹恐淮州亦蔓延。


数日下田新雨足,不应千里不同天。

谁借长鞭策懒龙,黄梅水涨舳舻通。


还知君子忧雨切,常在桑麻稼穑中。

阿香油壁碾轻车。
电光加。
掣金蛇。

凋瘵尪残不胜煮,欲救镬汤须是雨。


天公爱人甚赤子,忍将性命轻毛缕。


使君屹起石门城,归路壶浆喧笑语。

龟坼沟塍草压堤。
三农终日望云霓。
一番甘雨报佳时。

闲居倦时燠,开轩俯平林。


雷声殷遥空,云气布层阴。


川上风雨来,洒然涤烦襟。

初为委吏承命书,是夜旱雨深一尺。


乃知穷困同草莱,隔岁焦枯有时涤。


向闻乖龙池底藏,驱逐肯行须霹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