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星球映彻,一痕微褪梅梢雪。


紫姑待话经年别,窃药心灰,慵把菱花揭。



踏歌才起清钲歇,扇纨仍似秋期洁。

【其一】


满月飞明镜,归心折大刀。


转蓬行地远,攀桂仰天高。


水路疑霜雪,林栖见羽毛。

岁熟人心乐,朝游复夜游。


春风来海上,明月在江头。


灯火家家市,笙歌处处楼。

当初聚散,便唤作、无由再逢伊面。
近日来、不期而会重欢宴。
向尊前、闲暇里,敛著眉儿长叹。

造物宁能困此翁,浩歌庭下答松风。


煌煌斗柄插天北,焰焰月轮生海东。


皂纛黄旗都护府,峨冠长剑大明宫。

身游碧海跨鲸鱼,心似寒冰贮玉壶。


衣湿三更清露坠,眼明万里片云无。


横空孤鹤曾相识,散发飞仙定可呼。

北望但空阔,南望横群山。
青天无翳行素月,寥寥永夜非人间。


九酝浆成老仙醉,六铢衣薄天宫寒。

月从海东来,径尺镕银盘。


西行到峨嵋,玉宇万里宽。


幽人耿不寐,弄影清夜阑。

鸠自呼鸣蚓自歌,何时甘澍一滂沱。


封姨漫妒阳台梦,却付长空与素娥。

寒光垂静夜,皓彩满重城。


万国尽分照,谁家无此明。


古槐疏影薄,仙桂动秋声。

雨歇晚霞明,风调夜景清。


月高微晕散,云薄细鳞生。


露草百虫思,秋林千叶声。

【其一】


江送巴南水,山横塞北云。


津亭秋月夜,谁见泣离群?


【其二】


乱烟笼碧砌,飞月向南端。


寂寞离亭掩,江山此夜寒。

凤兮凤兮,来何所图?出应明主,言栖高梧。
梧则峄阳之珍木,凤则丹穴之灵雏。
理符有契,谁言则孤?游必有方,哂南飞之惊鹊;音能中吕,嗟入夜之啼鸟。

乱烟笼碧砌,飞月向南端。


寂寂离亭掩,江山此夜寒。

江送巴南水,山横塞北云。


津亭秋月夜,谁见泣离群。

光华岂不盛,赏宴尚迟迟。


天意将圆夜,人心待满时。


已知千里共,犹讶一分亏。

今岁秋阳晒人死,今宵秋月呼人起。
月光如水澡吾体,月色如霜冻吾髓。


老夫畏热如於菟,平生爱月如冰壶。

桂树冰轮两不齐,桂圆不似月圆时。


吴刚玉斧何曾巧,斫尽南枝放北枝。

也知月姊是天姝,天上人间绝世无。


雾刷云撩何不可,却须插一水精梳。

珍重姮娥住广寒,不餐火食不餐烟。


秋空拾得一团饼,随手如何失半边。

青天如水月如空,月色天容一皎中。


若遣桂华生塞了,姮娥无殿兔无宫。

今古诗人爱月圆,未堪商略玉婵娟。


修眉半璧各自好,团镜磨镰俱可怜。


一夜一般新样出,几回几换为人妍。

火云散作郁金云,檐际移床偃病身。


古井石崖新汲水,花洲苔砌荡晴尘。


风才小动即停吹,竹自不凉那及人。

月忿云遮却,云遭月辊翻。


斩新灯世界,特地玉乾坤。


兔舞催诗句,蟾醒笑醉魂。

谁道今年热,今宵分外清。


竹风秋九夏,溪月昼三更。


此景天悭与,无人酒自倾。

忽忽秋逾半,清辉万里同。


遥知竹林夜,共赏碧云空。


寂寞盈尊酒,凄凉满院风。

弯弯曲,新年新月钩寒玉。
钩寒玉,凤鞋儿小,翠眉儿蹙。


闹蛾雪柳添妆束,烛龙火树争驰逐。

谁将白玉钩,挂向柳梢头。


镜缺姮娥恨,眉颦越女羞。


生光从此夜,满魄待中秋。

古风一首:


古来豪杰称三国,西蜀东吴魏之北。


卧龙才智谁能如,吕蒙英锐真奇特。


中间虎将无人比,勇力超群独关羽。

才圆又缺中天月,犹自寒光媚老蟾。


承露仙人珠落掌,别风楼观雪生檐。


玉阶桂影骎骎薄,金井苔花渐渐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