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菊盏萸囊自古传,长房宁复是臞仙。


应从汉武横汾日,数到刘公戏马年。


对玉山人今老矣,见恒河性故依然。

天风淅淅飞玉沙,诏恩归沐休早衙。


遥知清虚堂里雪,正似薝卜林中花。


出门自笑无所诣,呼酒持劝惟君家。

常羡人间琢玉郎,天应乞与点酥娘。
尽道清歌传皓齿,风起,雪飞炎海变清凉。


万里归来颜愈少,微笑,笑时犹带岭梅香。

江上愁心千叠山,浮空积翠如云烟。


山耶云耶远莫知,烟空云散山依然。


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,中有百道飞来泉。

短衫压手气横秋,更着仙人紫绮裘。


使我有名全是酒,从他作病且忘忧。


诗无定律君应将,醉有真乡我可侯。

滔滔四海我知津,每愧先生植杖芸。

自少多言晚闻道,从今闭口不论文。

滟翻白兽樽中酒,归煮青泥坊底芹。

仙风入骨已凌云,秋水为文不受尘。


一噫固应号地籁,馀波犹足挂天绅。


买牛但自捐三尺,射鼠何劳挽六钧。

白露凄风洗瘴烟,梦回相对两凄然。


雀罗廷尉非当日,鸠杖先生愈少年。


世事饱谙思缩手,主恩未报耻归田。

王郎西去路漫漫,野店无人霜月寒。


泪尽粉笺书不得,凭君送与卯君看。

何逊扬州又几年,官梅诗兴故依然。


何人可复间季孟,与子不妨中圣贤。


卜筑君方淮上郡,归心我已剑南川。

此身江海寄天游,一落红尘不易收。


未许相如还蜀道,空教何逊在扬州。


又惊白酒催黄菊,尚喜朱颜映黑头。

昨夜霜风入裌衣,晓来病骨更支离。


疏狂似我人谁顾,坎坷怜君志未移。


但恨不携桃叶女,尚能来趁菊花时。

君归岭北初逢雪,我亦江南五见春。


寄语风流王武子,三人俱是识山人。

旧病应逢医口药,新妆渐画入时眉。


信知诗是穷人物,近觉王郎不作诗。

离歌添唧唧,古曲拟行行。


不作相随燕,空吟久住莺。


瞢腾君上马,寂寞我回城。

太史公论《诗》,以为“《国风》好色而不淫,《小雅》怨诽而不乱”。


以余观之,是特识变风,变雅耳,乌睹《诗》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,然后变风发乎情,虽衰而未竭,是以犹止于礼义,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。


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,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!


古今诗人众矣,而杜子美为首,岂非以其流落饥寒,终身不用,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。

谽谺土门口,突兀太行顶。


岂惟团紫云,实自俯倒景。


刚风被草木,真气入苕颖。

仙人与吾辈,寓迹同一尘。


何曾五浆馈,但有争席人。


宁极无常居,此斋自随身。

还朝如梦中,双阙眩金碧。


复穿鹓鹭行,强寄麋鹿迹。


劳生苦昼短,展转不能夕。

朝菌无晦朔,蟪蛄疑春秋。


南柯已一世,我眠未转头。


仙人视吾曹,何异蜂蚁稠。

昌身如饱腹,饱尽还当饥。


昌诗如膏面,为人作容姿。


不如昌其气,郁郁老不衰。

白发四老人,何曾在商颜。


烦君纸上影,照我胸中山。


山中亦何有,木老土石顽。

昼卧玉堂上,微风举轻纨。


铜瓶下碧井,百尺鸣飞澜。


俯仰清梦馀,爱此一掬寒。

楚有孙叔敖,长城隐千里。


哀哉练裙子,负薪蹑破履。


岂无故交亲,逝去如覆水。

土晕铜花蚀秋水,要须悍石相砻砥。


十年冰蘖战膏粱,万里烟波濯纨绮。


归来诗思转清激,百丈空潭数鲂鲤。

每得君诗如得书,宣心写妙书不如。


眼前百种无不有,知君一以诗驱除。


传闻都下十日雨,青泥没马街生鱼。

种萱盈九畹,苏子忧国病。


炎蒸卧百战,山立有馀劲。


斯人廊庙器,不合从远屏。

清洛思君昼夜流,北归何日片帆收。


未生白发犹堪酒,垂上青云却佐州。


飞雪堆盘鲙鱼腹,明珠论斗煮鸡头。

风云开古镜,淮海熨冰纨。


王孙醉短舞,罗袜步微澜。


老骥心虽在,白鸥盟已寒。

炎洲冬无冰,十月雷虺虺。


及春疟疠行,用人祭非鬼。


巫师司民命,药石不入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