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朱槛低墙上,清流小阁前。


雇人栽菡萏,买石造潺湲。


影落江心月,声移谷口泉。

霓裳奏罢唱梁州,红袖斜翻翠黛愁。

应是遥闻胜近听,行人欲过尽回头。

日滟水光摇素壁,风飘树影拂朱栏。


皆言此处宜弦管,试奏霓裳一曲看。

一行弱柳前年种,数尺柔条今日新。


渐欲拂他骑马客,未多遮得上楼人。


须教碧玉羞眉黛,莫与红桃作曲尘。

独醉还须得歌舞,自娱何必要亲宾。


当时一部清商乐,亦不长将乐外人。

水色波文何所似,曲尘罗带一条斜。


莫言罗带春无主,自置楼来属白家。

伊水分来不自由,无人解爱为谁流。


家家抛向墙根底,唯我栽莲越小楼。

花边春水水边楼,一坐经今四十秋。


望月桥倾三遍换,采莲船破五回修。


园林一半成乔木,邻里三分作白头。

再游巫峡知何日,总是秦人说向谁。


长忆小楼风月夜,红栏干上两三枝。

桃花如烧酒如油,缓辔郊原当出游。


微倦放教成午梦,宿酲留得伴春愁。


远途始悟乾坤大,晚节偏惊岁月遒。

吾州近在西山麓,雪山万仞临冰谷。


小楼森森阅三伏,清簟疏帘对棋局。


肌肤凄凛起芒粟,肝肺峥嵘叠琼玉。

林间缥缈出层楼,栏角苍茫万顷秋。


曾是胸中著云梦,不妨此地少迟留。

漠漠轻寒上小楼,晓阴无赖似穷秋,淡烟流水画屏幽。


自在飞花轻似梦,无边丝雨细如愁,宝帘闲挂小银钩。

小楼连苑横空,下窥绣毂雕鞍骤。
朱帘半卷,单衣初试,清明时候。
破暖轻风,弄晴微雨,欲无还有。

冷红叶叶下塘秋。
长与行云共一舟。
零落江南不自由。

日日南高峰,知我登小楼。


笑回紫翠面,擎献新鲜秋。


独将诗魂去,恣绕月胁游。

小楼挂上绿窗棂,落日孤云万态生。


碧玉峰峦白银缘,峰峦暗处缘偏明。

南北高峰醒醉眸,市喧都寂似岩幽。


君言去岁西湖雨,城外荷声到此楼。

光射琉璃贯水精,玉虹垂地照天明。


风流谁似朱夫子,解放元宵过后灯。

不关老去愿春迟,只恨春归我未归。


最是杨花欺客子,向人一一作西飞。

病眼逢书不敢开,春泥谢客亦无来。


更无短计销长日,且绕栏干一百回。

主宾呼酒卷沧溟,我亦何人与德星。


高阁连云压潮白,前山倒影入杯青。


细哦秀句清无底,匹似疏梅寒更馨。

万象当楼黼绣张,阑干一士立苍茫。


云堆不动山深碧,星出无多月淡黄。


宿鸟尽时犹数点,归鸿惊处更斜行。

客里仍携一束书,闭门虹气自凌虚。


未闻光范延珠履,谁向甘泉从玉车。


散尽生涯千答布,收将文价百车渠。

结庐占城市,初岂卜云吉。


谒医并治庖,二事便衰疾。


乘除徐自笑,翻觉此计失。

小楼十二曲阑杆,曲曲阑杆见远山。


望尽夕阳芳草色,天涯游子几时还。

楼外青山好,楼前绿树多。


阑干知几曲,曲曲费吟哦。

拥炉人倦,向煮雪声中,坐愁愁坐。
巡檐数朵。
为丁宁玉笛,莫教吹破。

近郊小径绝人行,水满菰蒲取次生。


沙岸雨来长集燕,桑田深处忽闻莺。

沙田小雨不成泥,一带溪光照翠微。


远目直随残日尽,晚云还望故山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