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诏书行捧缕金笺,乐府应歌《相府莲》。


莫忘今年花发处,西湖西畔北山前。

湖上棠阴手自栽,问公更得几回来?


水仙亦恐公归去,故遣双莲一夜开。

马上续残梦,不知朝日升。


乱山横翠幛,落月澹孤灯。


奔走烦邮吏,安闲愧老僧。

茫茫清泗绕孤岑,归路相将得暂临。


试著芒鞋穿荦确,更然松炬照幽深。


纵令司马能镵石,奈有中郎解摸金。

侧手区区岂易遮,奔流一瞬卷千家。


共疑智伯初围赵,犹有张汤欲漕斜。


已坐迂疏来此地,分将劳苦送生涯。

乱云欲霾山,势与飘风南。


群隮相应和,勇往争骖驔。


可怜荟蔚中,时出紫翠岚。

蓝岑竦天壁,突兀如鲸额。


奔蹙横澄潭,势吞落星石。


沙带秋月明,水摇寒山碧。

昨夜巫山下,猿声梦里长。


桃花飞绿水,三月下瞿塘。


雨色风吹去,南行拂楚王。

我宿五松下,寂寥无所欢。


田家秋作苦,邻女夜舂寒。


跪进雕胡饭,月光明素盘。

一眼汤泉流向东,浸泥浇草暖无功。


骊山温水因何事,流入金铺玉甃中。

蔼蔼春景馀,峨峨夏云初。


躞蹀退朝骑,飘飖随风裾。


晨从四丞相,入拜白玉除。

劳师送我下山行,此别何人识此情。


我已七旬师九十,当知后会在他生。

世缘未了治不得,孤负青山心共知。


愁君又入都门去,即是红尘满眼时。

独到山下宿,静向月中行。


何处水边碓,夜舂云母声。

老须为老计,老计在抽簪。


山下初投足,人间久息心。


乱藤遮石壁,绝涧护云林。

老觉山行倦,闲便水宿幽。


雨泥看放鸭,烟草听呼牛。


盘箸烦频劝,窗扉喜小留。

久矣移家住鹿门,偶然信脚到桃源。


尚嫌名挂东林社,那问尘生北海樽。


才尽极知诗草草,睡多常觉气昏昏。

逢水逢山到处留,可怜身世寄孤舟。


一汀蘋露渔村晚,十里荷花野店秋。


羽檄未闻传塞外,金椎先报击衙头。

穿林了不厌崎岖,邂逅幽怀得少摅。


昔愧出山成小草,今知临水羡游鱼。


呦呦驯鹿随轻策,决决流泉入野渠。

石帆山下古苔矶,回首人间万事非。


能饮上池何患死,不营尺宅欲安归。


寒龟瑟缩支床老,倦鹤翩跹带箭飞。

六十齿发衰,岁月如逝波。


秦王酒瓮边,知复几经过。


欣然舍画楫,仄步扪青萝。

从来耽酒须微禄,绝禄三年酒盏疏。


百尺辘轳新浚井,一杯聊慰渴相如。

系船禹庙醉如泥,投宿渔家月向低。


湿翠扑人浓可掬,始知身在石帆西。

卷地东风吹钓船,石帆重到又经年。


放翁夜半酒初解,落月衔山闻杜鹃。

生年六十九重阳,辙遍秦吴岁月长。


南郑从戎嗟尚壮,中梁纵猎最难忘。


离披雉拂雕鞍堕,独㑛狐穿古冢藏。

倚溪侵岭多高树,夸酒书旗有小楼。


惊起鸳鸯岂无恨,一双飞去却回头。

樵牧南山近,林闾北郭赊。


先人留素业,老圃作邻家。


不种千株橘,惟资五色瓜。

竹山虫鸟朋友语,讨论阴晴怕风雨。


丁宁相教防祸机,草动尘惊忽飞去。


提壶归去意甚真,柳暗花浓亦半春。

出处各有在,何者为陆沈。


幸无迫贱事,聊可祛迷襟。


世路少夷坦,孟门未岖嵚。

丹穴五色羽,其名为凤皇。


昔周有盛德,此鸟鸣高冈。


和声随祥风,窅窕相飘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