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君乐山,予乐水。
乐水乐山,算来何济。
都不如、净意清心,炼冲和真气。

不言名,不说利。
酒色气财,并无留意。
人间事、总不关心,别认些活计。

一莲池,二霞友。
三松四桧,五株垂柳。
卓环墙、围绕云庵,屏繁华内守。

休虚诞。
休虚诞。
不可倚而不倚,道中相玩。

气不通,脚膝患。
云母膏,敷贴常常备办。
破伤风、要可何如,花蕊石细掺。

论长安,多美事。
端的日有,三仙向市。
满城人、半做经商,半修炼真气。

九阳数,尽通彻。
三教门人,乍离巢穴。
探春时、幸得相逢,别是般欢悦。

皮张仙,修造主。
一身两役,兼为化主。
修庵舍、独办一间,祷长安施主。

杨待韶,塑得好。
弄泥弄水,何曾养浩。
休厮哄、休乞诗词,好留心向道。

做风狂,脱家累。
脱了家缘,要清心地。
休捏怪、诈做好人,莫谩神唬鬼。

解名缰,敲利锁。
爱海恩山,一齐识破。
弃家缘、路远三千,似孤云野鹤。

刘子温,性通达。
父子三人,尽皆落发。
便不殢、有相行持,认无妙法。

造面人,听予属。
硬搓薄赶,挨刀细削。
烧锅灶不可迟迟,便频添火烛。

喜浮瓜,恐沉李。
说破浮瓜,自然悟理。
自今后、休炫文章,更不须讲礼。

我当初,为庵主。
勤勤接待,云朋霞侣。
时时地、疏远尘缘,渐渐成觉悟。

初出家,访道友。
恰似猛虎,下山游走。
未曾经、锻炼顽心,轻触著哮吼。

叹人人,忒拙计。
竞蜗角虚名,蝇头薄利。
才争得、粟米头高,早笑他低底。

薄丈丈。
薄丈丈。
八旬有四,因甚发心修养。

休放醉。
体放醉。
想贤岂敢,对他官员恁地。

道毁僧,僧毁道。
奉劝僧道,各休返倒。
出家儿、本合何如,了性命事早。

处孤清,内耕种。
心意安闲,不摇不动。
杳冥中、见个金牛,向溪田深□。

独自固。
修园圃。
踏畦踏垄,即非行步。

涌醴泉,降甘露。
上下升降,不曾停住。
得自然、滋润三田,紫灵芝敷布。

马风风,五旬六。
云水飘飘,洒然清独。
运天风、摇曳灵光,转增明性烛。

出家儿,要决断。
万种尘缘,一齐割拚。
便忘机、绝虑修仙,把性命了干。

遇冤雠,当和解。
酒色气财,永除永戒。
行大道、剪截万缘,便略无挂碍。

悟冤亲,猛离别。
男儿志气,斩钉截铁。
水云游、誓不回眸,趖火院逼熁。

这儒生,俗姓李。
悟无为清净,自然玄理。
应玉皇、仙举争魁,腾孔鲤问礼。

菜重芥,果珍李。
悟生死之苦,懒穷文理。
薄滋味、远除色声,更倦看周礼。

修行人,休失错。
仔细寻思,外乐不如内乐。
静清中、真乐真欢,笑靥生花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