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射干生曾崖,不识寒涧阴。


池鱼贯安流,宁知江海深。


殷王相版筑,垂名耀来今。

亭亭山上木,蔚蔚石底竹。


谅非怀隐忧,胡为自局促。


振衣陟崇冈,高下睡原陆。

峨峨蓬莱山,渺渺大瀛水。


神仙有窟宅,亦在玄黄里。


大壑多惊风,不辨龙与鲤。

上山采幽兰,尽日未盈手。


持赠故交人,长唤不回首。


兰花岂不芬,故情岂不厚。

浮萍不依山,女萝不移根。


草木非有心,天道更何言。


如何三春子,磬折随凉温。

翡翠翔江湖,亡身为毛羽。


不如道傍李,尚得滋味苦。


驱车上太行,还顾望梁甫。

东园多桃李,擢干何交加。


春秋互递代,衰荣竞相夸。


槭槭去故物,英英发新花。

种树当中庭,不识美与恶。


微阴未盈户,枝叶犹荏弱。


一朝根柢成,延蔓蔽楼阁。

苏秦佩六印,宾从何纵横。


当时机中妇,倩笑远相迎。


黄金生意气,蚕蠋见人情。

伏枕候明发,梦游沧海中。


中有万斛船,荡漾随天风。


舵师兀昏睡,环视立众工。

无恤得尹铎,晋阳以为归。


冯谖劝市义,孟尝能不宜?


战国有如此,况乃商周时。


汉武任叶羊,朘剥尽膏脂。

啾啾草间雀,日随黄鸟飞。


争先赴稻粱,宁顾野人机。


便便善柔子,怀利近相依。

古人盗天地,利源不可穷。


今人盗农夫,岁莫山泽空。


纷纷九衢内,连袖如长虹。

谁云鲁酒薄,邯郸被戈矛。


楚馆困两君,乃为马与裘。


举世共如此,太息复何尤。

驱车出门去,四顾不见人。


回风卷落叶,飒飒带沙尘。


平原旷千里,莽莽尽荆榛。

闲夜坐中庭,逍遥散烦襟。


素月出高云,清风来远林。


仰观河汉流,俯聆鶗鴂吟。

秋阴竟日似黄昏,夏旱良苗不半存。


敢望鱼鸡充醓醢,尚期菘韭作饔飧。


烟尘惨澹黄公石,云气苍茫紫极垣。

郊原如赭巳无秋,况复干戈未肯休。


肉食不知田野事,布衣深为庙廊忧。


典章沦落悲刍狗,馈饷倭迟想木牛。

不到西州又十年,青山白水独依然。


徒闻鸡狗供输尽,无那干戈迤逦延。


天上九霄空玉烛,人间万井共贪泉。

新晴杨柳散春丝,长路行人有所思。


愁上容颜青镜识,寒生亭馆落花知。


高云送雨来无定,独鸟惊风去自迟。

柔桑生中园,婀娜当阳春。


下滋灵泉液,上承膏露津。


美人望蚕月,倾筐竞明晨。

雪天萤席几辛勤,同志当时四五人。


兰版地寒俱受露,桂堂风恶独伤春。


音书久绝应埋玉,编简难言竟委尘。

璧池清秩访燕台,曾捧瀛州札翰来。


今日二难俱大夜,当时三幅谩高才。


戏悲槐市便便笥,狂忆樟亭满满杯。

石径松轩亦自由,谩随浮世逐飘流。


驽骀路结前程恨,蟋蟀床生半夜秋。


掩耳恶闻宫妾语,低颜须向路人羞。

芳草拥幽翠,嘉树郁层阴。
山光到窗户,禽鸟和好音。


阅兹清景逾,古怀独沉吟。

东南归路莽萧条,皖口千峰若为招。


半局残棋存战舰,八年恨事付寒潮。


灵风下水征帆疾,落日中原汗马骄。

岷峨东下数千里,吴楚中分此一拳。


楼阁高低嵌竹外,湖山左右赴檐前。


春风春雨妆台黯,江北江南画稿悬。

哀响秋江回雁声,雨霜红叶泪山城。


年来汉网人难侠,老去商歌客易惊。


贝锦动迎中使语,衣冠谁送御囚行。

忆昔从戎向北陲,重来持节鬓成丝。


夜悬炎海烽烟梦,时听严关杕杜诗。


古戍寒云过铁马,中原睛日闪牙旗。

昏昏天欲雪,围炉坐南荣。


开卷读遗编,痛极不成声。


况此衰病身,泪多眼不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