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故人玉骨已生苔,邂逅逢君亦乐哉。


湖寺系舟无梦去,京尘驰骑有诗来。


醉中不敢教儿诵,看处常须浴手开。

地下文夫子,风流绝此人。


能和晚烟色,幻出岁寒身。


马鬣松成拱,鹅溪墨尚新。

十字供笼饼,一水试茗粥。


忽忆故人来,壁间风动竹。


舍前粲戎葵,舍后荒苜蓿。

曹侯骥骨双瞳方,流沙万里志不忘。


读书故山兰蕙芳,咳唾不顾尚书郎。


参军朔方试所长,奋须决策服老苍。

寿樽馀沥到朋簪,要与郎君语夜深。


敢问阿婆开后阁,井中车辖任浮沉。

士寒饿,古犹今。


向来亦有子桑琴,倚楹啸歌非寓淫。



伯牙山高水深深,万世二垄一知音。

少年独识晁新城,闭门却扫卷旆旌。


胸中自有谈天口,坐却秦军发墨守。



有子不为谋置锥,虹霓吞吐忘寒饥。

大梁二月杏花开,锦衣公子乘传来。


桐阴满地扫不得,金辔玲珑上源驿。


上源驿中捶画鼓,汉使作客谁作主。

辽东归老白襦裙,名字何堪遣世闻。


便谓与公长契阔,不知留语故殷勤。


诗章有便犹应寄,禄米无多切莫分。

老觉人间万事非,幽栖幸已脱尘鞿。


残年得饱不啻足,旧友半空谁与归。


开眼不妨成一梦,剪翎何至羡群飞。

书剑飘然去国时,南兰陵郡日题诗。


吴波涨绿迎桃叶,穰烛堆红按柘枝。


故友去为山下土,衰翁何恨鬓边丝。

平日杯行不解辞,长亭况是送君时。


几行零落僧窗字,何限流传乐府诗。


归思恰如重酝酒,欢情略似欲残棋。

浴罢华清第二汤。
红绵扑粉玉肌凉。
娉婷初试藕丝裳。

禁门钟晓,忆君来朝路,初翔鸾鹄。
西府中台推独步,行对金莲宫烛。
蹙绣华鞯,仙葩宝带,看即飞腾速。

隆兴之初客江皋,连榱结驷皆贤豪。


坐中无咎我所畏,日夜酬唱兼诗骚。


有时赠我玉具剑,间亦报之金错刀。

城楼画角吹晚晴,梅花堕地草欲生。

绮盘翠杓春满眼,我胡不乐君将行。

君归吾党共增气,往往怪我衰涕横。

积雪欲照夜,老鸡方唱晨。


诸公逝已久,幽梦忽相亲。


话旧殷勤意,追欢见在身。

懒向沙头醉玉瓶。
唤君同赏小窗明。
夕阳吹角最关情。

我持玄圭与苍璧,以暗投人渠不识。


城南穷巷有佳人,不索宾郎常晏食。


赤铜茗碗雨斑斑,银粟翻光解破颜。

可以忘忧惟有酒,清圣浊贤皆可口。
前日过君饮不多,明日解酲无五斗。


古木清阴丹井栏,夜来凉月屋头还。

庭坚叩头。
比因南康签判李次山宣义舟行,奉书,并寄双井,计夏末乃得通彻耳。
急足者伏奉三月六日手诲。

虎剥文章犀解角,食未下亢奇祸作。


药材根氐罹斸掘,蜜虫夺房抱饥渴。


有心无心材慧死,人言不如龟曳尾。

金马避世客,谈谐玩汉朝。


石门抱关人,长往闭寂寥。


丝虫日夜织,劳苦则以食。

建鼓求亡子,原非入耳歌。


除去绿绮尘,水深山峨峨。


满堂悦秦声,君独用此何。

建酉金为政,摇落草木衰。


除瓜陇亩净,邵平无米炊。


满家色藜藿,诗书不赒饥。

士寒饿,古犹今,向来亦有子桑琴。
倚楹啸歌非寓淫,伯牙山高水深深,万世丘垄一知音。


阎君七弦抱幽独,晁子为之梁父吟。

夏云凉生土囊口,周鼎汤盘见科斗。


清风古气满眼前,乃是户曹报章还。


只今书生无此语,已在贞元元和间。

晁子智囊可以括四海,张子笔端可以回万牛。
自我得二士,意气倾九州。


道山延阁委竹帛,清都太微望冕旒。

翕翕一日炎,耽耽万年永。


四海仰首观,顷复归根静。


时雨泻玉除,潢流涨天井。

识尽江淮诸贵人,归来卢水一番新。


问渠福将今谁子,容我升平作幸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