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渊明归去来,不与世相逐。


为无杯中物,遂偶本州牧。


因招白衣人,笑酌黄花菊。

九日天气清,登高无秋云。


造化辟川岳,了然楚汉分。


长风鼓横波,合沓蹙龙文。

客心惊暮序,宾雁下襄州。


共赏重阳节,言寻戏马游。


湖风秋戍柳,江雨暗山楼。

伊昔黄花酒,如今白发翁。

追欢筋力异,望远岁时同。

弟妹悲歌里,朝廷醉眼中。

想尔到边头,萧条正值秋。


二年贫御史,八月古邠州。


丝管闻虽乐,风沙见亦愁。

黍香酒初熟,菊暖花未开。

闲听竹枝曲,浅酌茱萸杯。

去年重阳日,漂泊湓城隈。

病爱枕席凉,日高眠未辍。


弟兄呼我起,今日重阳节。


起登西原望,怀抱同一豁。

独行独语曲江头,回马迟迟上乐游。


萧飒凉风与衰鬓,谁教计会一时秋。

三日欢游辞曲水,二年愁卧在长沙。


每登高处长相忆,何况兹楼属庾家。

风光烟火清明日,歌哭悲欢城市间。


何事不随东洛水,谁家又葬北邙山。


中桥车马长无已,下渡舟航亦不闲。

双屦青芒滑,轻衫白苎凉。


云生半岩润,麝过一林香。


童子持棋局,厨人馈粟浆。

今日逢休沐,凭高且暂闲。


风声初卷野,雨气已吞山。


疾病临觞懒,尘埃得句悭。

老怀多感惊佳节,病骨宜寒喜薄霜。


玉脍齑中橙尚绿,彩猫糕上菊花黄。


几年虚负登高兴,何许重寻落帽狂。

九十衰翁身尚健,流年过眼如奔电。


忆昔初来对行在,衫鬓青青接英彦。


中间亦尝走梁益,万里凭高望乡县。

马蹄连早暮,车尘细如雾。


谁知此路边,高阁下风驭。


颇传秋月夕,语笑联杖履。

林间缥缈出层楼,栏角苍茫万顷秋。


曾是胸中著云梦,不妨此地少迟留。

减尽腰围白尽头,经年作客向夔州。


流离去国归无日,瘴疠侵人病过秋。


菊蕊残时初把酒,雁行横处更登楼。

世路山河险,君门烟雾深。
年年上高处,未省不伤心。

湖上收宿雨,城中无昼尘。


楼依新柳贵,池带乱苔春。


云水正一望,簿书来绕身。

曾作关中客,频经伏毒岩。


晴烟沙苑树,晚日渭川帆。


昔是青春貌,今悲白雪髯。

城上啼乌破寂寥,思君何处坐岧峣。

应须绿酒酬黄菊,何必红裙弄紫箫。

落木云连秋水渡,乱山烟入夕阳桥。

楚万重阳日,群公赏宴来。


共乘休沐暇,同醉菊花杯。


逸思高秋发,欢情落景催。

青山远近带皇州,霁景重阳上北楼。


雨歇亭皋仙菊润,霜飞天苑御梨秋。


茱萸插鬓花宜寿,翡翠横钗舞作愁。

郡庭常窘束,凉野求昭旷。


楚客凛秋时,桓公旧台上。


清明风日好,历落江山望。

伊川与灞津,今日祓除人。


岂似龙山上,还同湘水滨。


衰颜忧更老,淑景望非春。

九日黄花酒,登高会昔闻。


霜威逐亚相,杀气傍中军。


横笛惊征雁,娇歌落塞云。

高台喜登眺,登眺触老情。


入夏又涉三,馀春安得停。


雨栏漂耄丹,风架舞壮青。

爱他休日更新晴,忍却春寒上古城。


废垒荒芦无一好,春来微径总堪行。

我来秋浦政逢秋,梦里曾来似旧游。


风月不供诗酒债,江山长管古今愁。


谪仙狂饮颠吟寺,小杜倡情冶思楼。

去岁潇湘重九时,满城寒雨客思归。


故山此日还佳节,黄菊清樽更晚晖。


短发无多休落帽,长风不断且吹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