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当时节物此山川,倦客登临独惘然。


戏马台荒年自久,射蛇公去事空传。


黄华半老清霜后,白鸟孤飞落照前。

古台摇落后,秋入望乡心。


野寺来人少,云峰隔水深。


夕阳依旧垒,寒磬满空林。

九日登高望,苍苍远树低。


人烟湖草里,山翠县楼西。


霜降鸿声切,秋深客思迷。

梧影萧疏弄晚晴,残蝉凄楚不堪听。


楼高望极秋山去,溢眼重重叠叠青。

采采黄花不满衣,暝烟起望自朝晖。


马乡病里芳菲晚,宋玉愁边节序非。


落木流波如有意,来鸿去燕故相违。

赫曦改东陆,鲜飙转南薰。


炎歊深城府,清泠阻江濆。


隐几倦文竹,紬书厌香芸。

凭高入梦,摇落关情,寒香吹尽空岩。
坠叶消红,欲题秋讯难缄。
重阳正隔残照,趁西风、不响云尖。

百尺西楼十二栏,日迟花影对人闲。


春风已入片时梦,寒食从今数日间。


折柳故情多望断,落梅新曲与愁关。

胜峰高哉摩紫青,白鹿导我登化城。


住山大士喜客至,兜罗布界缤相迎。


圆景明晖倚云立,艴如七宝庄严成。

白玉仙台古,丹丘别望遥。


山川乱云日,楼榭入烟霄。


鹤舞千年树,虹飞百尺桥。

二士醉藜杖,两禅风袈裟。


奇哉古无有,未觉欠孟嘉。


天公亦喜我,催诗出微霞。

九月风景好,节意满天涯。


书生尊所闻,登高乱城鸦。


虽无后乘丽,前驱载黄花。

城头春霭晓蒙蒙,指望关桥满袖风。


云骑闲嘶宫柳外,玉人愁立草花中。


钟分寺路山光绿,河绕军州日气红。

花正浓时人正愁,逢花却欲替花羞。


年来笑伴皆归去,今日晴明独上楼。

洛浦想江津,悲欢共此辰。


采花湖岸菊,望国旧楼人。


雁别声偏苦,松寒色转新。

万里伤心极目春,东南王气只逡巡。


野花相笑落满地,山鸟自惊啼傍人。


谩道城池须险阻,可知豪杰亦埃尘。

月沈高岫宿云开,万里归心独上来。


河畔雪飞扬子宅,海边花盛越王台。


泷分桂岭鱼难过,瘴近衡峰雁却回。

鲈鲙与莼羹,西风片席轻。


潮回孤岛晚,云敛众山晴。


丹羽下高阁,黄花垂古城。

重阳曾记客京埃,江国相逢又七回。


感旧只如春梦断,登高未许壮心摧。


方嗟陈迹何时见,底事新诗到眼来。

城楼百尺倚空苍,雁背正低翔。
满地萧萧落叶,黄花留住斜阳。


阑干拍遍,心头块垒,眼底风光。

四序周缇籥,三正纪璿耀。


绿野变初黄,旸山开晓眺。


中天擢露掌,匝地分星徼。

九月九日眺山川,归心归望积风烟。


他乡共酌金花酒,万里同悲鸿雁天。

忽地晴天作雨天,全无暑气似秋间。


看看水没来时路,渐渐云藏望处山。


风趁鹭鸶双出苇,浪催渔父尽归湾。

暑天长似秋天冷,带郭林亭画不如。


蝉噪槛前遮日竹,鹭窥池面弄萍鱼。


抛山野客横琴醉,种药家僮踏雪锄。

文房四宝出二郡,迩来赏爱君与予。


予传澄心古纸样,君使制之精意馀。


自兹重咏南堂纸,将今世人知首尾。

南方传竞渡,多在屈平祠。


箫鼓满流水,风烟生画旗。


千桡速飞鸟,两舸刻灵螭。

历历向时游览处,重来年已迫桑榆。


大衾尚欲同林下,华表安知忽路隅。


自古曾悲摘瓜蔓,即今不共插茱萸。

绝巅万籁静沉沉,重倚阑干感慨深。


古佛龛中苔上面,故交宰上树成阴。


山无白额妨幽讨,野有黄花且满斟。

闰月再重阳,仙舆历宝坊。


帝歌云稍白,御酒菊犹黄。


风铎喧行漏,天花拂舞行。

凤刹侵云半,虹旌倚日边。


散花多宝塔,张乐布金田。


时菊芳仙酝,秋兰动睿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