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籋尽霜须照碧铜,依然春雪在长松。


朝行犀浦催收芋,夜渡绳桥看伏龙。


莫叹倦游无驷马,要将老健敌千钟。

痿人常念起,夫我岂忘归。


不敢梦故山,恐兴坟墓悲。


生世本暂寓,此身念念非。

吴山高,越水清,握手无言伤别情。


将欲辞君挂帆去,离魂不散烟郊树。


此心郁怅谁能论,有愧叨承国士恩。

黄山四千仞,三十二莲峰。


丹崖夹石柱,菡萏金芙蓉。


伊昔升绝顶,下窥天目松。

啧啧雀引雏,稍稍笋成竹。


时物感人情,忆我故乡曲。


故园渭水上,十载事樵牧。

昔到襄阳日,髯髯初有髭。


今过襄阳日,髭鬓半成丝。


旧游都是梦,乍到忽如归。

旧居清渭曲,开门当蔡渡。


十年方一还,几欲迷归路。


追思昔日行,感伤故游处。

陋巷乘篮入,朱门挂印回。


腰间抛组绶,缨上拂尘埃。


屈曲闲池沼,无非手自开。

忆昔初年三十二,当时秋思已难堪。


若为重入华阳院,病鬓愁心四十三。

贤侯辟士礼从容,莫恋泉声问所从。


雨露初承黄纸诏,烟霞欲别紫霄峰。


伤弓未息新惊鸟,得水难留久卧龙。

宋玉平生恨有馀,远循三楚吊三闾。


可怜留着临江宅,异代应教庾信居。

平生误识白云夫,再到仙檐忆酒垆。


墙外万株人绝迹,夕阳惟照欲栖乌。

昔年曾识范安成,松竹风姿鹤性情。


西掖曙河横漏响,北山秋月照江声。


乘舟觅吏经舆县,为酒求官得步兵。

一从征战后,故社几人归。


薄宦离山久,高谈与世稀。


夕阳当板槛,春日入柴扉。

畴昔家上京,六载去还归。


今日始复来,恻怆多所悲。


阡陌不移旧,邑屋或时非。

漳滨卧起恣闲游,宣室徵还未白头。


旧隐来寻通德里,新篇写出畔牢愁。


池看科斗成文字,鸟听提壶忆献酬。

昔日居邻招屈亭,枫林橘树鹧鸪声。


一辞御苑青门去,十见蛮江白芷生。


自此曾沾宣室召,如今又守阖闾城。

曾遭飞语十年谪,新受恩光万里还。


朝服不妨游洛浦,郊园依旧看嵩山。


竹含天籁清商乐,水绕庭台碧玉环。

高墉行马接通湖,巨壑藏舟感大夫。


尘壁暗埋悲旧札,风帘吹断落残珠。


烟波漾日侵隤岸,狐兔奔丛拂坐隅。

汉水泱泱绕凤林,岘山南路白云深。


如何忧国忘家日,尚有求田问舍心。


直以文章供润色,未应风月负登临。

风雅先生旧隐存,子陵台下白云村。


唐朝三百年冠盖,谁聚诗书到远孙。

结舍近沧洲,江山不外求。


我来明月夜,更得主人留。

杉冷晓猿悲,楚客心欲绝。


孤舟巴山雨,万里阴台月。


水宿已淹时,芦花白如雪。

琵琶洲近斗牛星,鸾凤曾于此放情。


已觉地灵因昴降,更闻川媚有珠生。


一滩红树留佳气,万古清弦续政声。

却到樊川访旧游,夕阳衰草杜陵秋。


应刘去后苔生阁,稽阮归来雪满头。


能说乱离惟有燕,解偷闲暇不如鸥。

一径寻村渡碧溪,稻花香泽水千畦。


云中寺远磬难识,竹里巢深鸟易迷。


紫菊乱开连井合,红榴初绽拂檐低。

却到山阳事事非,谷云溪鸟尚相依。


阮咸贫去田园尽,向秀归来父老稀。


秋雨几家红稻熟,野塘何处锦鳞肥?


年年为献东堂策,长是芦花别钓矶。

芳草又芳草,故人杨子家。


青云容易散,白日等闲斜。


皓质留残雪,香魂逐断霞。

忆住潭溪四十年,好峰无数列窗前。


虽非水抱山环地,却是冬温夏冷天。


绕舍扶疏千个竹,傍崖寒冽一泓泉。

洛京十载别,东林访旧扉。


山河不可望,存没意多违。


时迁迹尚在,同去独来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