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徐公精笔老生神,石刻犹能妙夺真。


几为通书翻丧宝,愈令好事惜传人。


锋铓半折犹能健,圭璧微瑕自足珍。

冯颠久已攲残雪,戎眼何曾眩落晖。


朔野按行犹爵跃,东台瞑坐觉乌飞。


漫夸年少容吾在,若斗尊前举世稀。

千里黄流失故居,年来赤地到青徐。


遥闻争诵十行诏,无异亲巡六尺舆。


精贯天人一言足,云兴岳渎万灵趋。

二圣忧勤忘寝食,百神奔走会风云。


禁林夜直鸣江濑,清洛朝回起縠纹。


梦觉酒醒闻好句,帐空簟冷发馀薰。

勃言:乡人奉五月一日诲,子弟各陈百里之术宣于政者,承命惶灼,伏增悲悚。
勃闻古人有言:明君不能畜无用之臣,慈父不能爱无用之子。
何则?以其无益于国而累于家也。

三雨全清六合尘,诗翁喜雨句凌云。

垤漂战蚁馀追北,柱击乖龙有裂文。

减去鲜肥忧玉食,遍宗河岳起炉薰。

长年三老试登舻,双鬟小妓唱巴歈。


重露桃花薛涛井,轻风杨柳文君垆。


可怜鸿矰横四海,未许鸱夷浮五湖。

还家未暇拂尘衣,携被重来趁落晖。


省户鸣驺久分散,宫槐栖鹊共翻飞。


周庐见月风霾静,斜汉横空星斗稀。

去年相别雁来初,今日相思柳拂渠。


对酒放歌难再得,登高作赋近何如。


黄华烨烨轻烟里,碧草油油小雨馀。

昌言举进士时,吾始数岁,未学也。
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,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;家居相近,又以亲戚故,甚狎。
昌言举进士,日有名。

春花开尽见深红,夏叶始繁明浅绿。


只知结子熟秋霖,不识来时有筇竹。

言石曾非石上生,名兰乃是兰之类。


疗疴炎帝与书功,纫佩楚臣空有意。

混混拍堤瓜蔓水,轩轩衔尾挂樯船。


使君东下只朝夕,父老走迎无后先。


古堞秋耕拾铜镞,长淮瀑雨入壕莲。

括苍黄石屏,树如浓墨写。


根深称条叶,生意绝萧洒。


或闻造物手,立异先真假。

金羁白马晓朝天,嘒管行车暮已传。


上帝楼成何遽召,青霄路绝不应还。


飘阶陨叶声凄若,隔幕孤灯夜寂然。

尝闻载酒者,去访子云居。


乃值徒御出,遂令谈笑虚。


为黍宁乏具,题凤岂有诸。

紫微星宿何煌煌,掖垣华阁上相当。


舍人亦与泰阶近,两两联裾如雁行。


其间飞星入王垒,天子赐告归故乡。

燕然山北大单于,汉家皇帝与玺书。


持书大夫腰金鱼,飞龙借马出国都。


胡沙九月草已枯,草上霜花如五铢。

江南飞鼠拔长尾,劲健颇胜中山毫。


其间又有苍鼠须,入用不数南鸡毛。


二物缓急岂常获,捕刺徒尔操蛮刀。

谁谓虎可缚,缚之自有术。
孙生画此系在石,拿绳人立尾垂屈。


坠身怒力欲脱时,顾眄生狞神气出。

往在河南佐王宰,王收书画盈数车。


我于是时多所阅,如今过目无遁差。


石君屏上怀素笔,盘屈瘦梗相交加。

双睛射空眼角耸,筋爪入节韝绦垂。


翅排霜刀毛缀甲,雪色愁突秋云披。


当时始得不知价,朝发海东夕九嶷。

名画不复生,古魂埋地底。


技能无所发,骋巧崭岩里。


纤纤扫苍林,坡岸分迤逦。

青松抽干龙鳞细,秋兔束毫鸡距尖。


杨子拟经聊以赠,蜀麻江楮报何嫌。

楚泽多兰人未辩,尽以清香为比拟。


萧茅杜若亦莫分,唯取芳声袭衣美。

世言此解制颓龄,便当园蔬春竞种。


到秋犹得泛其英,烂醉莫辞官有俸。

江天淡淡江水平,江岸有花红作穗。


今日特向都城开,昼时只合衔鱼翠。

手自除荒手自锄,葱针已插壅薤本。


朝芸夕灌岂不勤,比食剪苗闲且稳。

此心生不背朝日,肯信众草能蘙之。


真似节旄思属国,向来零落谁能持。

人心与草不相同,安有树萱忧自释。


若言忧及此能忘,乃是人心为物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