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味
甘、咸、平,有小毒。
主治
噎食病(数月不愈)。
用狗宝研为末,每取一争,加威灵仙二两、盐二钱,共捣如泥,再加浆水一杯搅匀,去渣饮服。
气味
甘、咸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惊痫毒疮。
考释
鲊答,生走兽及牛马诸畜肝胆之间,有肉囊裹之,多至升许,大者如鸡子,小者如栗如棒,其状白色,似石非石,似骨非骨,打破重叠。
释名
丑宝。
气味
苦、平、有小毒。
主治
初生胎热,或身体发黄。
释名
傅致胶。
气味
甘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瘫缓偏风,手足不遂,腰膝无力。
释名
牛皮胶、水胶、海犀膏。
气味
甘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肺痿吐血。
释名
沐猴、胡孙、王孙、马留、狙。
气味
肉:酸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肉:治风劳、久疟、避瘴疫。
气味
驴肉:甘、凉、无毒。
骨髓:甘、温、无毒。
驴尿:辛、寒、有小毒。
气味
马肉:辛、苦、冷、有毒。
白马尿:辛、微寒、有毒。
白马通(白马屎):微温、无毒。
气味
黄牛肉:甘、温、无毒。
牛乳:甘、微寒、无毒。
牛脑:甘、温、微毒。
释名
古、低、竭。
气味
羊肉:苦、甘、大热、无毒。
羊脂:甘、热、无毒。
释名
犬、地羊。
气味
肉:咸、酸、温、无毒。
狗胆:平、苦、有小毒。
释名
猪、豚、加(一指公猪)、志(指母猪)。
气味
加猪肉:酸、冷、无毒(一般猪肉:苦、微寒、有小毒。
)
猪油:甘、微寒、无毒。
释名
鸦乌、老雅,预、匹居、楚乌、大嘴乌。
气味
(肉)酸、涩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五劳七伤。
释名
独舂。
屎名五灵脂。
气味
(五灵脂)甘、温、无毒。
释名
蝙蝠、天鼠、仙鼠、飞鼠、夜燕。
气味
伏翼:咸、平、无毒。
天鼠屎(亦名鼠法、石肝、夜明砂、黑砂星):辛、寒、无毒。
释名
瓦雀、宾雀(按:即常见的麻雀)。
雀屎:白丁香、青丹、雀苏。
气味
肉:甘、温、无毒。
释名
鹁鸽、飞奴。
气味
白鸽肉:咸、平、无毒。
鸽屎:辛、温、微毒。
释名
野鸡
气味
(肉)酸、微寒、无毒。
主治
脾虚下痢,日夜不止。
用野鸡一只,治净,加桔皮、葱、椒等五味,作成馄饨,空心吃下。
释名
角鹰。
气味
(屎白)微寒、有小毒。
主治
奶癖(小儿膈下的硬块)用黄鹰炒一钱、密陀僧一两、硫磺一分、丁香二十一个,共研为末。
释名
烛夜。
气味
白雄鸡肉:甘、微温、无毒。
乌雄鸡肉:甘、微温、无毒。
释名
名鸭、舒凫、家凫、末匹。
气味
鹜肪(即鸭油,炼过再用):甘、大寒、无毒。
肉:甘、冷、微毒。
释名
鱼鹰、王雎、沸波、下窟乌、雎鸠。
气味
主治鹗骨可用来接骨。
取骨烧存性,另以铜钱一个,煅药,醋淬七次,取末与骨灰等分,酒送服一钱,不可过多。
释名
仙禽、胎禽。
气味
白鹤血:咸、平、无毒。
卵:甘、咸、平、无毒。
释名
贝齿、白贝、海。
气味
咸、平、有毒。
主治
目花翳痛。
气味
肉:咸、冷、无毒。
蛤蜊粉:咸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肉:润五脏,止消渴,开胃,治老癖。
气味
苦、咸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水肿满。
有海蛤、杏仁、汉防己、枣肉各二两、葶苈六两,共研为末,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
释名
九孔螺。
壳名千里光。
气味
(壳)咸、平、无毒。
释名
珍珠、蚌珠。
气味
咸、甘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安神。
气味
肉:甘、大寒、无毒。
壳:甘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消渴饮水(日夜不止,小便频数)。
气味
(蚌粉,亦称蛤粉)咸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痰饮咳嗽。
用蛤粉在新瓦上炒红,加青黛少许,每服二钱,淡齑水(滴入麻油数点)调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