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味
肉:咸、冷、无毒。
蛤蜊粉:咸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肉:润五脏,止消渴,开胃,治老癖。
气味
苦、咸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水肿满。
有海蛤、杏仁、汉防己、枣肉各二两、葶苈六两,共研为末,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
释名
九孔螺。
壳名千里光。
气味
(壳)咸、平、无毒。
释名
珍珠、蚌珠。
气味
咸、甘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安神。
气味
肉:甘、大寒、无毒。
壳:甘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消渴饮水(日夜不止,小便频数)。
气味
(蚌粉,亦称蛤粉)咸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痰饮咳嗽。
用蛤粉在新瓦上炒红,加青黛少许,每服二钱,淡齑水(滴入麻油数点)调服。
释名
牡蛤、蛎蛤、古贲。
气味
咸、平、微寒、无毒。
主治
心脾气痛,有痰。
释名
螺蛳。
烂壳名鬼眼睛。
气味
甘、寒、无毒。
释名
团鱼、神守。
气味
鳖甲:咸、平、无毒。
肉:甘、平、无毒。
气味
(甲)甘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预解痘毒。
用生玳瑁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,和匀,取半合温服。
释名
玄衣督邮。
龟甲:神屋、败龟板、败将、漏天机。
气味
龟甲:甘、平、有毒。
释名
黄鳝。
气味
(肉)甘、大温、无毒。
主治
内痔出血。
释名
泥鳅、鲺鱼。
气味
甘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消渴饮水。
释名
白鳝、蛇鱼。
干者名风鳗。
气味
(肉)甘、平、有毒。
释名
蠡鱼、黑鳢、玄鳢、乌鳢、鲷鱼、文鱼
气味
(肉)甘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水肿。
用鳢鱼一斤重者煮汁,和冬瓜、葱白作汤吃。
释名
黄平面鱼,央轧。
气味
甘、平、微毒。
主治
水肿。
释名
鲋鱼
气味
(肉)甘、温、无毒。
主治
脾胃虚冷。
用鲫鱼半斤切碎,放入煮开的豉汁中,加胡椒、莳萝、姜橘末,空腹吃下。
释名
墨鱼、缆鱼,干者名鲞。
骨名海螵蛸。
气味
肉:酸、平、无毒。
释名
石头鱼、江鱼、黄花鱼。
干者名想鱼。
气味
(肉)甘、平、无毒。
气味
肉:甘、平、无毒。
胆:苦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胆:
乳蛾喉痹。
气味
肉:甘、平、无毒。
胆:苦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肉:
水肿。
气味
甘、温、有小毒。
主治
鳖瘕疼痛(皮下隐隐可见积块)。
用鲜虾作汤吃,多次可治愈。
释名
公蛎蛇。
气味
(肉)甘、大中型、寒、无毒。
主治
消渴烦热。
释名
乌梢蛇、黑花蛇。
气味
(肉)甘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大麻风。
释名
蕲蛇、褰鼻蛇。
气味
(肉)甘、咸、温、有毒。
主治
风瘫、疠风、疥癣。
释名
水马。
气味
甘、温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多年症块。
释名
南蛇、埋头蛇。
气味
甘、苦寒、有小毒。
主治
小儿疳痢(枯瘦喜睡,坐则闭目,饮食无味)。
释名
蛇皮、蛇壳、龙退、龙子衣、龙子皮、弓皮、蛇符、蛇筋。
气味
咸、甘、平、无毒。
主治
喉痹肿痛。
释名
蛤蟹、仙蟾。
气味
咸、平、有小毒。
主治
久嗽肺痈(肺积虚热成痈,久嗽不愈,咳出脓血。
释名
壁宫、壁虎、蝎虎、蝘蜓。
气味
咸、寒、小有毒。
主治
久年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