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使他人居二品,门前车马闹如雷。
呜呼哀哉!公之生于世,六十有六年。
民有父母,国有蓍龟,斯文有传,学者有师,君子有所恃而不恐,小人有所畏而不为。
譬如大川乔岳,不见其运动,而功利之及于物者,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。
携儿过岭今七年,晚途更着黎衣冠。
白头穿林要藤帽,赤脚渡水须花缦。
不愁故人惊绝倒,但使俚俗相恬安。
维元祐六年,岁次辛未,九月丙戊朔,从表侄具位苏轼,谨以清酌肴果之奠,昭告于故太师衮国文忠公安康郡夫人之灵。
呜呼!
轼自龆龀,以学为嬉。
童子何知,谓公我师。
神屠不目全,妙额惟妆半。
更刀乃族庖,倚市必丑悍。
平生魏公筹,忽斫郢人墁。
何人遗公石屏风,上有水墨希微踪。
不画长林与巨植,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。
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,孤烟落日相溟蒙。
一时冠盖尽严终,旧德年来岂易逢。
闻道堂中延盖叟,定应床下拜梁松。
蠹鱼自晒闲箱箧,科斗长收古鼎钟。
缩颈夜眠如冻龟,雪来惟有客先知。
江边晓起浩无际,树杪风多寒更吹。
青山有似少年子,一夕变尽沧浪髭。
夷陵虽小邑,自古控荆吴。
形势今无用,英雄久已无。
谁知有文伯,远谪自王都。
昔葬衣冠今在否,近来消息不须疑。
曾闻圯上逢黄石,久矣留侯不见欺。
道傍垂白定沾巾,正似当年绿发新。
故国依然乔木在,典刑复见老成人。
白马津头春水来,白鱼犹喜似江淮。
使君已复冰堂酒,更望重新画舫斋。
出处年来恨不齐,一樽临水记分携。
江湖咫尺吾将老,汝颍东流子却西。
凤雏骥子日相高,白发苍颜笑我曹。
读遍牙签三万轴,却来小邑试牛刀。
故人已为土,衰鬓亦惊秋。
犹喜孤山下,相逢说旧游。
我识南屏金鲫鱼,重来拊槛散斋馀。
还从旧社得心印,似省前生觅手书。
葑合平湖久芜漫,人经丰岁尚凋疏。
中郎不眠仰看屋,得此古椽围尺竹。
轮囷濩落非笛材,剖作袖琴徽轸足。
流传几处到渊明,卧枕纶巾酒新漉。
美哉水,洋洋乎,我怀先生,送之子于城隅。
洋洋乎,美哉水,我送之子,至于新渡。
念彼嵩雒,眷焉西顾,之子于迈,至于白马。
寂寞王子猷,回船剡溪路。
超遥戴安道,雪夕谁与度。
倒披王恭氅,半掩袁安户。
岁暮自急景,我闲方缓觞。
欢饮西湖晚,步转北渚长。
地坐略少长,意行无涧冈。
漫郎天骨清,生与世俗异。
学道新有得,为贫聊复仕。
每于红尘中,常起青霞志。
先生岂止一怀祖,郎君不减王文度。
膝上几日今白须,今我眼中见此父。
汝南相从三晦朔,君去苦早我来暮。
渊明求县令,本缘食不足。
束带向督邮,小屈未为辱。
翻然赋归去,岂不念穷独。
江湖渺故国,风雨倾旧庐。
东来三十年,愧此一束书。
尺椽亦何有,而我常客居。
书窗拾轻煤,佛帐扫馀馥。
辛勤破千夜,收此一寸玉。
痴人畏老死,腐朽同草木。
我观文忠公,四子皆超越。
仲也珠径寸,照夜光如月。
好诗真脱兔,下笔先落鹘。
商也哀未忘,岁月忽已秋。
祥琴虽未调,馀悲不敢留。
矧此乃韵语,未入金石流。
能诗李长吉,识字扬子云。
端能望此府,坐啸获两君。
逝将江湖去,浮我五石樽。
汗血驾鼓车,何从致千里。
纷纷糟曲间,欲试贤公子。
君家江南英,濯足沧浪水。
朱门有遗啄,千里来燕雀。
公家冷如冰,百呼无一诺。
平生亲友半迁逝,公虽不怪旁人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