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得归不归公笑谁,巴西羁客鬓毛衰。


文章谫谫曾何补,原委深深竟未窥。


五万买鞭缘外饰,再三求筮为中疑。

先生风致古英豪,枕流漱石烹溪毛。


汪汪学海人宏道,滚滚词源仆命骚。


汉最足称徐孺子,禹无能屈伯成高。

江西山水真吾邦,白沙翠竹石底江。


舟行十里磨九泷,篙声荦确相舂撞。


醉卧欲醒闻淙淙,直欲一口吸老庞。

桂水分五岭,衡山朝九疑。


乡关渺安西,流浪将何之。


素色愁明湖,秋渚晦寒姿。

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。


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。



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

西江水,道似西江人泪。
无情却解送行人,月明千里。
从今日日倚高楼,伤心烟树如荠。

一从簪笏事金貂,每借温颜放折腰。


长觉身轻离泥滓,忽惊手重捧琼瑶。


马因回顾虽增价,桐遇知音已半焦。

落日驱单骑,凉风换袷衣。


远鱼传信至,秋雁趁行飞。


洛下闲居住,城东醉伴稀。

今冬腊候不严凝,暖雾温风气上腾。


山脚崦中才有雪,江流慢处亦无冰。


欲将何药防春瘴,只有元家金石棱。

色如玉版猫头笋,味抵驼峰牛尾狸。


归向妻孥夸至夕,书生寒乞定难医。

文字尘埃我自知,向来诸老误相期。

挥毫当得江山助,不到潇湘岂有诗。

禅客学禅兼学文,出山初似无心云。


从风卷舒来何处,缭绕巴山不得去。


山州古寺好闲居,读尽龙王宫里书。

侯家故吏歌声发,逸处能高怨处低。

今岁洛中无雨雪,眼前风景是江西。

高墉行马接通湖,巨壑藏舟感大夫。


尘壁暗埋悲旧札,风帘吹断落残珠。


烟波漾日侵隤岸,狐兔奔丛拂坐隅。

刘郎今日拥旌麾,传到江南喜可知。


上冢还须击羊豕,下车应不问狐狸。


无人敢效公荣酒,为我聊寻逸少池。

西上游江西,临流恨解携。


千山叠成嶂,万水泻为溪。


石浅流难溯,藤长险易跻。

旌旗如火浪如鸥,一路春城次第游。


江上高楼欲千尺,便从今日望归舟。

江夏无双小道士,一丘一壑长避世。


裁云缝雾作羽衣,芦花柳绵当裘袂。


身骑鸿鹄太液池,脚踏金蟆攀桂枝。

客从南渡向侬来,我马西征拜此台。


若问个中何所有,一腔热血和诗裁。

问我来朝南内南,便从花底趁朝参。


新诗犹作江西集,为带筠州刺史衔。

味含霜气洞庭柑,鲊带桃花楚水

满盘山海眩芳珍,未借前筹已咽津。


鲎酱子鱼总佳客,玉狸黄雀是乡人。

病身只要早投闲,乞得高安政小安。


山水秋来浑是画,楼台高处自生寒。


登临未足还辞去,老大重来毕竟难。

两脚遍云水,群书久网丝。


却因三日痛,理得数编诗。


不借双高挂,毋追一任欹。

旄头初俶扰,义士皆痛愤。


乾坤空峥嵘,向者留遗恨。

东望西江水,高义在云台。


到今用钺地,霜鸿有馀哀。

莫恨扁舟去,川途我更遥。


东西潮渺渺,离别雨萧萧。


流水通春谷,青山过板桥。

迁客归人醉晚寒,孤舟暂泊子陵滩。


怜君更去三千里,落日青山江上看。

却见同官喜复悲,此生何幸有归期。


空庭客至逢摇落,旧邑人稀经乱离。


湘路来过回雁处,江城卧听捣衣时。

三苗馀古地,五稼满秋田。


来问周公税,归输汉俸钱。


江城寒背日,湓水暮连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