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沙墩至梁苑,二十五长亭。


大舶夹双橹,中流鹅鹳鸣。


云天扫空碧,川岳涵馀清。

隋堤杨柳烟,孤棹正悠然。


萧寺通淮戍,芜城枕楚壖。


鱼盐桥上市,灯火雨中船。

隔浦望行船,头昂尾幰幰。


无奈晚来时,清淮春浪软。

何物令侬羡,羡郎船尾燕。


衔泥趁樯竿,宿食长相见。

船头大铜镮,摩挲光阵阵。


早早使风来,沙头一眼认。

今日转船头,金乌指西北。

烟波与春草,千里同一色。

簇簇淮阴市,竹楼缘岸上。


好日起樯竿,乌飞惊五两。

怒水凭风雪垄高,乱流追我祇鱼舠。


忽看淮月临寒食,想映江春听伯劳。


道义当成麟一角,文章已秃兔千毫。

韩生沈鸷非悍勇,笑出胯下良自重。
滕公不斩世未知,萧相自追王始用。


成安书生自圣贤,左仁右圣兵在咽。

鸿沟只道万夫雄,云梦何销武士功。


九死不分天下鼎,一生还负室前钟。


古来犬毙愁无盖,此后禽空悔作弓。

来时月黑过淮阴,归路天花舞故城。


一剑光寒千古泪,三家市出万人英。


少年跨下安无忤,老父圯边愕不平。

索寞淮阴县,人家草草中。


荻篱纬春胜,茅屋学船篷。


今日非昨日,南风转北风。

淮阴侯韩信者,淮阴人也。
始为布衣时,贫无行,不得推择为吏,又不能治生商贾(经商)。
常从人寄食饮,人多厌之者。

满把椒浆奠楚祠,碧幢黄钺旧英威。


能扶汉代成王业,忍见唐民陷战机。


云梦去时高鸟尽,淮阴归日故人稀。

狂吟醉约昔悠悠,衰病方谐散浪游。


蔬粥满杯供我饱,兰舟系岸判君留。


尘埃古刹寻遗篆,香火严祠谒故侯。

吾如淮阴祠,清槐荫朱户。


当时长乐宫,千载有馀怒。


五年战龙虎,结束在肉俎。

当年五陵下,结客占春游。
红缨翠带,谈笑跋马水西头。
落日经过桃叶,不管插花归去,小袖挽人留。

寒灯挑尽见遗尘,试沥椒浆合有神。


莫恨高皇不终始,灭秦谋项是何人。

垂钓京江欲白头,江鱼堪钓却西游。


刘伶台下稻花晚,韩信庙前枫叶秋。


淮月未明先倚槛,海云初起更维舟。

遥见江阴夜渔客,因思京口钓鱼时。


一潭明月万株柳,自去自来人不知。

韩信未遇时,忍饥坐垂钓。


归来淮阴市,又复逢恶少。


使之出胯下,一市皆大笑。

天下滔滔久厌秦,英雄蛇鼠窜荆榛。


少年豪横知多少,不及沙头一妇人。

功既高天下,身何不自防。


已能成汉业,无复假齐王。


复耻哙为伍,安知吕所忘。

青环瘦铁缆,系在淮阴城。


水胫多长短,林枝有直横。


山夔一足走,妖鸟九头鸣。

积水自成阴,昏昏月映林。


五更离浦棹,一夜隔淮砧。


漂母乡非远,王孙道岂沉。

若履暴荣须暴辱,既经多喜必多忧。


功成能让封王印,世世长为列土侯。

韩信恃功前虑寡,汉皇负德尚权安。


幽囚必欲擒来斩,固要加诸甚不难。

汉家基定议功勋,异姓封王有五人。


不似淮阴最雄杰,敢教根固又生秦。

若非韩信难除项,不得萧何莫制韩。


天下须知无一手,苟非高祖用萧难。

虽则有才兼有智,存亡进退处非真。


五湖依旧烟波在,范蠡无人继后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