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南郭子綦初丧我,西来达摩尚求心。


此堂不说有清浊,游客自观随浅深。


两岁频为山水役,一溪长照雪霜侵。

万劫千峰绕座隅,一泓澄澈见游鱼。


谁家栏槛烟云里,坐我潇湘水墨图。


人物度桥疑海市,楼台拍水信蓬壶。

小楼秋夜月明底,仰不见天惟见水。


岸巾独立四无人,白月青天伴杨子。


谁知横玉作秋声,一声吹尽九陌尘。

悯雨喜见云,喜云愁不雨。


长风将怒点,慰此楼中暮。


喜雨不但人,松竹亦鼓舞。

苦遭好月唤登楼,脚力虽慵不自由。


上得金梯一回首,冰轮已过树梢头。

秋夜真成昼,西山却在东。


吹高半轮月,正赖一襟风。


清景今年过,何人此兴同。

昨夜云为祟,今宵月始妍。


如何一日隔,便减半分圆。


影里偏宜竹,光中不剩天。

谁不知侬懒,其如送客何。


叶声和雨细,山色上楼多。


出处俱为累,升沉尽听他。

甲光射曾云,雨脚不敢到。


西山明古雪,秋日一竿照。


先偏井络密,后拒参旗掉。

暗潮清涨蒲塘晚。
断云不隔东归眼。
堂上晚风凉。

风姑姑,怀秘奥。
意净心清,头头是道。
自然得、真乐真欢,并无些烦恼。

河州鞠,听予说。
把般般术法,便当一撇。
论自然、大道无为,岂在乎细捏。

做修行,细搜刷。
清净家风,便是大乘妙法。
下无为、无作真功,心镜上摋抹。

陇西公,名去病。
表德去华,道号去尘最紧。
待悟来、去尽般般,当修完性命。

侯姑姑,心开悟。
六旬有九,才方修补。
众人言、晚了时光,马风道未暮。

周官人,家豪富。
长安通检,最为上户。
十年间、兴废何如,无札锥去处。

大丈夫,真烈士。
斩钉截铁,一心无二。
做修行、誓不还乡,遇危难发志。

灵阳子,来告别。
送行不似,相迎时节。
听予嘱、游必有方,待孀毋紧切。

何先生,听仔细。
未到蓬头,且梳丫髻。
亦未至、求乞残馀,待悟来许你。

这程公,顿然悟。
家有六子,六贼之数。
细寻思、总是冤家,便不宜团聚。

尹虞卿,樊祖训。
明仲季蒙,子恂子润。
汉卿共、信仲官人,乃清河一姓。

孙先生,能放下。
兀兀腾腾,通真弃假。
处心与、万物无私,略无些谄诈。

一青牛,二条尾。
三双眼儿,仰观俯视。
四个蹄、雪白如银,五方中嬉戏。

个青牛,引白犊。
向曹溪深处,往来相逐。
更时时、卧月眠云,疏凡间草木。

李先生,忒执拗。
全真堂下,最难训教。
学修行、不尚扶犁,道我咱偏好。

养家时,甚情况。
被妻男逼得,有如心恙。
竞利名、来往奔波,忒劳嚷劳嚷。

两亲家,各开悟。
把从前爱底,观如猛虎。
认无为、清净家风,并无些作做。

马姑姑,后归去。
日用无为,清闲养素。
休讲论、女姹婴娇,更虎龙斗处。

好爽利,好豁畅。
坐卧住行,逍遥坦荡。
细寻思、名利之人,怎知此味况。

李宜僧,僧学道。
道要玄机,日常寻讨。
讨论得、常净常清,清心意最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