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叶底风吹紫锦囊,宫炉应近更添香。


试看沉色浓如泼,不愧逢君翰墨场。

闻说偷观近玉栏,肠如车毂走千盘。


无人忆著洛阳日,走马魏王堤上看。

已过谷雨十六日,犹见牡丹开浅红。


曾不争先及春早,能陪芍药到薰风。

古人曾道四并难,酒量黄花顿觉宽。


谁与蔡欧修旧谱,且为姚魏暖春寒。


饮狂尚欲簪巾舞,漏尽何妨秉烛看。

维摩病起,兀坐等枯株。
清晨里,谁来问,是文殊。
遣名姝。

曾看洛阳旧谱。
只许姚黄独步。
若比广陵花。

维摩居士室,晨有鹊、噪檐声。
排闼者谁欤,冶容袨服,宝髻珠璎。
疑是毗耶城里,那天魔、变作散花人。

西洛名园堕劫灰,扬州风物更堪哀。


纵携买笑千金去,难唤能行一朵来。

踏青人被色香迷,击壤翁看蓓蕾知。


漏籍谱中无可恨,花开殿后未为迟。

地荒岂有雕栏护,日烈元无绣幕遮。


九十种俱开谢了,末稍开到后村花。

暴骸独柳冤谁雪,稿葬青山过者悲。


甘露殿中空诵赋,沉香亭畔更无诗。

【其一】


露滋绣萼弄轻寒,把酒同君带笑看。


忆昔汉宫人去远,阿谁今倚玉阑干。


【其二】


春风帘幕赛花神,别后相思入梦频。

赏花全易识花难,善识花人独倚栏。


雨露功中观造化,神仙品里定容颜。


寻常止可言时尚,奇绝方名出世间。

一般颜色一般香,香是天香色异常。


真宰功夫精妙处,非容人意可思量。

牡丹花品冠群芳,况是其间更有王。


四色变而成百色,百般颜色百般香。

霜台何处得奇葩,分送天津小隐家。


初讶山妻忽惊走,寻常只惯插葵花。

牡丹一株开绝奇,二十四枝娇娥围。


满洛城人都不知,邵家独占春风时。

牡丹一株开绝伦,二十四枝娇娥颦。


天下唯洛十分春,邵家独得七八分。

去岁牡丹时,几遍西湖把酒巵。
一种姚黄偏韵雅,相宜,薄薄梳妆淡淡眉。


回首绿杨堤,依旧黄鹂紫燕飞。

赁宅得花饶,初开恐是妖。


粉光深紫腻,肉色退红娇。


且愿风留着,惟愁日炙燋。

此花名价别,开艳益皇都。


香遍苓菱死,红烧踯躅枯。


软光笼细脉,妖色暖鲜肤。

晓日花初吐,春寒白未凝。


月光裁不得,苏合点难胜。


柔腻于云叶,新鲜掩鹤膺。

许掾多情,清和佳节,连夕娇歌妙舞。
料得眉峰,碧到愁时都聚。
记昨宵、银瑟初停,又此夜、红牙再补。

洛邑牡丹天下最,西南土沃得春多。


一城奇品推安国,四面名园接月波。


山相著书称上药,翰林弄笔作新歌。

真宰无私妪煦同,洛花何事占全功。


山河势胜帝王宅,寒暑气和天地中。


尽日玉盘堆秀色,满城绣毂走香风。

君家牡丹今盛开,二十四枝为一栽。


主人果然青眼待,正忙亦须偷暇来。

君家牡丹深浅红,二十四枝为一丛。


不唯春光占七八,才华自是诗人雄。

芳菲触目已萧然,独著金衣奉老仙。


若占上春先秀发,千花万卉不成妍。

介圭成礼下中天,春物虽阑色尚妍。


园吏望尘皆辟户,肩舆回步即开筵。


波涛凌乱靴旁锦,风雨纵横拨底弦。

十首新诗换牡丹,故邀春色入深山。


御袍黄粉天然薄,醉脸胭脂分外殷。


开晚东君留意厚,落迟晴昼伴春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