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醉骑白花马,西走邯郸城。


扬鞭动柳色,写鞚春风生。


入郭登高楼,山川与云平。

想尔到边头,萧条正值秋。


二年贫御史,八月古邠州。


丝管闻虽乐,风沙见亦愁。

迢迢东郊上,有土青崔嵬。


不知何代物,疑是巴王台。


巴歌久无声,巴宫没黄埃。

幅巾藜杖北城头,卷地西风满眼愁。


一点烽传散关信,两行雁带杜陵秋。


山河兴废供搔首,身世安危入倚楼。

风从北来不可当,街中横笛人马僵。


西家女儿午未妆,帐底炉红愁下床。


东家唤客宴画堂,两行玉指调丝簧。

我登少城门,四顾天地接。


大风正北起,号怒撼危堞。


九衢百万家,楼观争岌嶪。

我昔游梁州,军中方罢战。


登城看烽火,川迥风裂面。


青荧并骆谷,隐翳连鄠县。

上天何苍苍,四序浩旋斡。


异哉今年热,炊鬻不可活。


夜分睡复起,摇箑腕欲脱。

登城望西崦,数家斜照中。


柴荆昼亦闭,乃有太古风。


惨淡起炊烟,寂历下钓筒。

减尽腰围白尽头,经年作客向夔州。


流离去国归无日,瘴疠侵人病过秋。


菊蕊残时初把酒,雁行横处更登楼。

簿领无时了,登临亦快哉。


楼危压城起,硖迮束江来。


病瘴抛书帙,思乡泥酒杯。

城楼四望出风尘,见尽关西渭北春。


百二山河雄上国,一双旌旆委名臣。


壁中今日题诗处,天上同时草诏人。

物外山川近,晴初景霭新。


芳郊花柳遍,何处不宜春。

爱他休日更新晴,忍却春寒上古城。


废垒荒芦无一好,春来微径总堪行。

孟春之月,唯岁权舆。


和风初畅,有穆其舒。


驾言东道,陟彼城楼,


逍遥远望,乃欣以娱。

风景清明后,云山睥睨前。


百花如旧日,万井出新烟。


草色无空地,江流合远天。

城上风威冷,江中水气寒。


戎衣何日定,歌舞入长安。

霜日明霄水蘸空。
鸣鞘声里绣旗红。
澹烟衰草有无中。

去年梦陈留,今年梦邓州。


几梦即了我,一笑城西楼。


新晴草木丽,落日淡欲收。

城高不可下,永日一登临。


曲槛凉飙急,空楼返照深。


苇花迷夕棹,梧叶散秋砧。

闻君鹤岭住,西望日依依。


远客偏相忆,登城独不归。


十年为道侣,几处共柴扉。

上得孤城向晚春,眼前何事不伤神。


遍看原上累累冢,曾是城中汲汲人。


尽谓黄金堪润屋,谁思荒骨旋成尘。

郭外皆鲸浸,区中等蚁窠。


若无西雁翅,客子奈愁何。

漫费人蒸土,常如物溃堤。


傍疑为息壤,下恐有蟠泥。

汉人称劲粤,累世不加兵。


狂卒才三百,如何便缒城。

已作南夷长,那为北面臣。


未忘真定冢,毕竟是华人。

尉佗故秦吏,堪执酂侯鞭。


箕踞问使者,吾方帝孰贤。

沙雨初干巾褐轻,独披衰蔓步高城。


天晴海上峰峦出,野暗人家灯火明。


归鸟各寻芳树去,夕阳微照远村耕。

灵祠孤绝压城头,下瞰清濠一曲流。


尽日风埃昏几席,有时箫鼓祭春秋。


西瞻太昊祠千树,北望封君土一丘。

步登高城望,望望殊未已。


惟时岁将穷,冬孟月魄死。


纷吾方有怀,一坐为三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