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浮阳灭霁景,万物生秋容。


登楼送远目,伏槛观群峰。


原野旷超缅,关河纷杂重。

花近高楼伤客心,万方多难此登临。


锦江春色来天地,玉垒浮云变古今。


北极朝廷终不改,西山寇盗莫相侵。

天畔登楼眼,随春入故园。


战场今始定,移柳更能存。


厌蜀交游冷,思吴胜事繁。

行路难如此,登楼望欲迷。


身无却少壮,迹有但羁栖。


江水流城郭,春风入鼓鞞。

忠万楼中南北望,南州烟水北州云。


两州何事偏相忆,各是笼禽作使君。

聊上君兮高楼,飞甍鳞次兮在下。
俯十二兮通衢,绿槐参差兮车马。


却瞻兮龙首,前眺兮宜春。

从来好境遍人间,无奈劳生自欠闲。


江近时时吹白雨,楼高面面看青山。


歌声哀怨传三峡,行色凄凉带百蛮。

去年寒雨中,骑驴度剑阁。


今年当此时,卧听边城柝。


巍巍千尺像,与我两寂寞。

曾作关中客,频经伏毒岩。


晴烟沙苑树,晚日渭川帆。


昔是青春貌,今悲白雪髯。

县楼三十六峰寒,王粲登临独倚阑。


清坐一番春雨歇,相思千里夕阳残。


诗来嗟我不同醉,别后喜君能自宽。

潦收沙衍出,霜降天宇晶。


伏槛一长眺,津途多远情。


思来江山外,望尽烟云生。

琢情青阁影迷空,画舫珠帘半避风。


缥缈香消动鱼钥,玲珑枝短结甃红。


同时蝶梦银河里,并浦鸾潮玉镜中。

茫茫地老与天荒,如此男儿铁石肠。


七十日来浮海道,三千里外望江乡。


高鸿尚觉心期阔,蹇马何堪脚迹长。

踏阁攀林恨不同,楚云沧海思无穷。


数家砧杵秋山下,一郡荆榛寒雨中。

秋草行将暮,登楼客思惊。


千家同霁色,一雁报寒声。


北望无乡信,东游滞客行。

梧影萧疏弄晚晴,残蝉凄楚不堪听。


楼高望极秋山去,溢眼重重叠叠青。

丽谯通四望,繁忧起万端。


绮疏低晚魄,镂槛肃初寒。


白云乡思远,黄图归路难。

遥峰青染,见天外树杪,余霞红闪。
小榭轻埃喜屏翳,层阴才收有渰。
钟鼓新晴,楼台暮景,快听渔阳掺。

百尺西楼十二栏,日迟花影对人闲。


春风已入片时梦,寒食从今数日间。


折柳故情多望断,落梅新曲与愁关。

晚来无事漫登楼,曲曲栏干总是愁。


渺渺乡关何日到,茫茫天地此生浮。


太行有路东西去,汾水无情日夜流。

千条柳线织春愁,不放韶光入画楼。


远塞天低云漠漠,长河风静水悠悠。


十年客路双蓬鬓,万里归心一叶舟。

红叶黄花殿晚秋,碧云青嶂倚南楼。


江湖汗漫迷归路,草木萧条动客愁。


一自衣冠辞凤阙,几番风雪拥貂裘。

晚来扶病强登楼,迢递山川入远眸。


紫塞接连沙漠去,黄河还绕郡城流。


天涯芳草重重恨,风外飞花点点愁。

公暇登楼立彩旃,客怀抚景倍凄然。


千家绿树苍烟外,数点青山落照边。


暮景侵寻欺病骨,秋霜容易上华颠。

珠帘高卷莫轻遮,往往相逢隔岁华。


春气昨宵飘律管,东风今日放梅花。


素姿好把芳姿掩,落势还同舞势斜。

秋日登高望,凉风吹海初。


山川明已久,河汉没无馀。


远近涯寥夐,高低中太虚。

花正浓时人正愁,逢花却欲替花羞。


年来笑伴皆归去,今日晴明独上楼。

丹叶下西楼,知君万里愁。


钟非黔峡寺,帆是敬亭舟。


山色和云暮,湖光共月秋。

独上西楼尽日闲,林烟演漾鸟蛮蛮。


谢家兄弟重城里,不得同看雨后山。

忽地晴天作雨天,全无暑气似秋间。


看看水没来时路,渐渐云藏望处山。


风趁鹭鸶双出苇,浪催渔父尽归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