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孙丑曰:“伊尹曰:‘予不狎于不顺。
’放太甲于桐,民大悦。
太甲贤。
公孙丑曰:“《诗》曰:‘不素餐兮。
’君子之不耕而食,何也?”
孟子曰:“君子居是国也,其君用之,则安富尊荣;其子弟从之,则孝悌忠信。
孟子曰:“尧舜,性之也;汤武,身之也;五霸,假之也。
久假而不归,恶知其非有也。
孟子曰:“有为者辟若掘井,掘井九轫而不及泉,犹为弃井也。
孟子曰:“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。
孟子曰:“饥者甘食,渴者甘饮,是未得饮食之正也,饥渴害之也。
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?人心亦皆有害。
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,则不及人不为忧矣。
孟子曰:“杨子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
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利天下,为之。
子莫执中,执中为近之,执中无权,犹执一也。
孟子曰:“鸡鸣而起,孳孳为善者,舜之徒也。
鸡鸣而起,孳孳为利者,跖之徒也。
欲知舜与跖之分,无他,利与善之间也。
孟子曰:“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
故观于海者难为水,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。
观水有术,必观其澜。
孟子曰:“易其田畴,薄其税敛,民可使富也。
食之以时,用之以礼,财不可胜用也。
民非水火不生活,昏暮叩人之门户,求水火,无弗与者,至足矣。
孟子曰:“伯夷辟纣,居北海之滨,闻文王作兴,曰:‘盍归乎来!吾闻西伯善养老者。
’太公辟纣,居东海之滨,闻文王作兴,曰:‘盍归乎来!吾闻西伯善养老者。
’天下有善养老,则仁人以为己归矣。
孟子曰:“广土众民,君子欲之,所乐不存焉。
中天下而立,定四海之民,君子乐之,所性不存焉。
君子所性,虽大行不加焉,虽穷居不损焉,分定故也。
孟子曰:“君子有三乐,而王天下不与存焉。
父母俱存,兄弟无故,一乐也。
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。
孟子谓宋勾践曰:“子好游乎?吾语子游。
人知之,亦嚣嚣;人不知,亦嚣嚣。
”
曰:“何如斯可以嚣嚣矣?”
曰:“尊德乐义,则可以嚣嚣矣。
孟子曰:“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,古之贤士何独不然?乐其道而忘人之势。
故王公不致敬尽礼,则不得亟见之。
孟子曰:“耻之于人大矣,为机变之巧者,无所用耻焉。
孟子曰:“人不可以无耻,无耻之耻,无耻矣。
孟子曰:“行之而不著焉,习矣而不察焉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众也。
孟子曰:“万物皆备于我矣。
反身而诚,乐莫大焉。
强恕而行,求仁莫近焉。
孟子曰:“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,是求有益于得也,求在我者也。
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求无益于得也,求在外者也。
孟子曰:“莫非命也,顺受其正。
是故知命者,不立乎岩墙之下。
尽其道而死者,正命也。
孟子曰:“尽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
知其性,则知天矣。
存其心,养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
孟子曰:“今之事君者曰:‘我能为君辟土地,充府库。
’今之所谓良臣,古之所谓民贼也。
君不乡道,不志于仁,而求富之,是富桀也。
鲁欲使慎子为将军。
孟子曰:“不教民而用之,谓之殃民。
殃民者,不容于尧舜之世。
孟子曰:“五霸者,三王之罪人也;今之诸侯,五霸之罪人也;今之大夫,今之诸侯之罪人也。
天子适诸侯曰巡狩,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。
春省耕而补不足,秋省敛而助不给。
淳于髡曰:“先名实者,为人也;后名实者,自为也。
夫子在三卿之中,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,仁者固如此乎?”
孟子曰:“居下位,不以贤事不肖者,伯夷也;五就汤,五就桀者,伊尹也;不恶污君,不辞小官者,柳下惠也。
三子者不同道,其趋一也。
孟子居邹,季任为任处守,以币交,受之而不报。
处于平陆,储子为相,以币交,受之而不报。
他日由邹之任,见季子;由平陆之齐,不见储子。
宋牼将之楚,孟子遇于石丘。
曰:“先生将何之?”
曰:“吾闻秦楚构兵,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。
楚王不悦,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,二王我将有所遇焉。
公孙丑问曰:“高子曰:‘小弁,小人之诗也。
’”
孟子曰:“何以言之?”曰:“怨。
”
曰:“固哉,高叟之为诗也!有人于此,越人关弓而射之,则己谈笑而道之;无他,疏之也。
曹交问曰:“人皆可以为尧舜,有诸?”孟子曰:“然。
”“交闻文王十尺,汤九尺,今交九尺四寸以长,食粟而已,如何则可?”
曰:“奚有于是?亦为之而已矣。
有人于此,力不能胜一匹雏,则为无力人矣;今曰举百钧,则为有力人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