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湖虽老为人容,不必花时十里红。


卷取郭熙真水墨,枯荷折苇小霜风。

烟艇横斜柳港湾,云山出没柳行间。


登山得似游湖好,却是湖心看尽山。

阁日微阴不碍晴,杖藜小倦且须行。


湖山有意留侬款,约束疏钟未要声。

督邮不敌客愁浓,那更秋宵一笛风。


公子何曾知许事,旷怀也解与人同。

一晴一雨路乾湿,半淡半浓山叠重。


远草平中见牛背,新秧疏处有人踪。

柳子祠前春已残,新晴特地却春寒。


疏篱不与花为护,只为蛛丝作网竿。

园花落尽路花开,白白红红各自媒。


莫问早行奇绝处,四方八面野香来。

只道秋花艳未强,此花尽更有商量。


东风染得千红紫,曾有西风半点香。

春色有情意,桃花生暮寒。


只应催客子,不遣立江干。

日落碧簪外,人行红雨中。


幽人诗酒里,又是一春风。

江水夜韶乐,海棠春贵妃。


殷勤向春道,莫遣一花飞。

雾气因山见,波痕到岸消。


诗人元自懒,物色故相撩。

春醉非关酒,郊行不问涂。


青天何处了,白鸟入空无。

端忧更贫病,不分又花时。


只说春何好,犹堪入小诗。

春半花全退,诗人尚道迟。


惟应读书苦,声调作吾伊。

枫老颜方少,山晴气反昏。


旧贫今更甚,已冷幸犹暄。

个个诗家各筑坛,一家横割一江山。


只知轻薄唐将晚,更解攀翻晋以还。

染露金风里,宜霜玉水滨。


莫嫌开最晚,元自不争春。

出得城来事事幽,涉湘半济值渔舟。


也知渔父趁鱼急,翻着春衫不裹头。

出门着雨不能归,借得青蓑著片时。


春染万花知了未,云偷千嶂忽何之。

受业初参且半山,终须投换晚唐间。


国风此去无多子,关捩挑来只等闲。

轻薄西风未办霜,夜揉黄雪作秋光。


吹残六出犹馀四,匹似天花更着香。

约斋句子已清圜,更赋梅花分外妍。


不饮销金传玉手,却来啮雪耸诗肩。

味苦谁能爱,香寒只自珍。


长将潭底水,普供世间人。

年年春信遣人疑,赚出诗人枉觅诗。


着意探梅偏不发,月斜偶见一横枝。

老子年来不愿馀,只惭霜鬓入金铺。


故山自有梅千树,梦绕横枝撚断须。

今岁无寒只有暄,腊前浑似半春天。


醉中苦有薰香癖,烧得春衫两袖穿。

报答春光酒一卮,贫中无酒着春欺。


作诗细与东风道,未必东风肯要诗。

阁中陈迹故依然,欲问风流已百年。


南岸一峰东一塔,自言曾识老诗仙。

千林无叶一川平,万壑琼瑶照夜明。


未觉残梅飘落尽,只愁羌管不成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