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旧迹依然已十秋,雪山当面照银钩。


怀恩泪尽霜天晓,一片馀霞映驿楼。

调高银字声还侧,物比柯亭韵校奇。


寄与玉人天上去,桓将军见不教吹。

邀侣以官解,泛然成独游。


川光初媚日,山色正矜秋。


野竹疏还密,岩泉咽复流。

御水初销冻,宫花尚怯寒。


千峰横紫翠,双阙凭阑干。


玉漏轻风顺,金茎淡日残。

少年为别日,隋宫杨柳阴。


白首相逢处,巴江烟浪深。


使星上三蜀,春雨沾衣襟。

将星夜落使星来,三省清臣到外台。


事重各衔天子诏,礼成同把故人杯。


卷帘松竹雪初霁,满院池塘春欲回。

虽陪三品散班中,资历从来事不同。


名姓也曾镌石柱,诗篇未得上屏风。


甘陵旧党凋零尽,魏阙新知礼数崇。

暂辞鸳鹭出蓬瀛,忽拥貔貅镇粤城。


闽岭夏云迎皂盖,建溪秋树映红旌。


山川远地由来好,富贵当年别有情。

天外巴子国,山头白帝城。


波清蜀柹尽,云散楚台倾。


迅濑下哮吼,两岸势争衡。

雨过远山出,江澄暮霞生。


因浮济川舟,遂作适野行。


郊树映缇骑,水禽避红旌。

昔别矜年少,今悲丧国华。


远来同社燕,不见早梅花。

莫嗟华发与无儿,却是人间久远期。


雪里高山头白早,海中仙果子生迟。


于公必有高门庆,谢守何烦晓镜悲。

苏州刺史例能诗,西掖今来替左司。


二八城门开道路,五千兵马引旌旗。


水通山寺笙歌去,骑过虹桥剑戟随。

钱塘山水有奇声,暂谪仙官领百城。


女妓还闻名小小,使君谁许唤卿卿。


鳌惊震海风雷起,蜃斗嘘天楼阁成。

喜闻韩古调,兼爱近诗篇。
玉磬声声彻,金铃个个圆。


高疏明月下,细腻早春前。

未勘银台契,先排浴殿关。
沃心因特召,承旨绝常班。


飐闪才人袖,呕鸦软举鐶.宫花低作帐,云从积成山。

绛蜡红梅竞作花,客中惊又度年华。
离离长柄垂天斗,隐隐轻雷隔巷车。


斟醁醑,和尖叉。

共说才高世所珍,诸贤谁敢望光尘。


讨论润色今为美,学问文章老更醇。


赋拟相如真复似,诗看子建的应亲。

西城方外士,传法自南华。


高蹈玩一世,旁通兼数家。


来游仁者静,传咏正而葩。

把酒问东溟,潮从何代生。


宁非天吐纳,长逐月亏盈。


暴怒中秋势,雄豪半夜声。

何处潮偏盛,钱唐无与俦。


谁能问天意,独此见涛头。


海浦吞来尽,江城打欲浮。

清香拂袖剪来红,似绕名园晓露丛。


欲作短章凭阿素,缓歌夸与落花风。

移竹淇园下,买花洛水阳。


风烟二十年,花竹可迷藏。


九衢流车马,相值各匆忙。

闻道潜溪千叶紫,主人不剪要题诗。


欲搜佳句恐春老,试遣七言赊一枝。

三秋端正月,今夜出东溟。


对日犹分势,腾天渐吐灵。


未高烝远气,半上霁孤形。

漠漠轻阴晚自开,青天白日映楼台。


曲江水满花千树,有底忙时不肯来。

三日柴门拥不开,阶平庭满白皑皑。

今朝蹋作琼瑶迹,为有诗从凤沼来。

天街东西异,祗命遂成游。


月明御沟晓,蝉吟堤树秋。


老僧情不薄,僻寺境还幽。

鸡鸣紫陌曙光寒,莺啭皇州春色阑。


金阙晓钟开万户,玉阶仙仗拥千官。


花迎剑佩星初落,柳拂旌旗露未干。

双凫出未央,千里过河阳。


马带新行色,衣闻旧御香。


县花迎墨绶,关柳拂铜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