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间彼上人,处污能见垢。


咄咄向风雅,入国知温厚。


别来仰高山,霜风刮衰颜。

忆昔榱题杂梁栋,怀璧握珠容抱瓮。


大宛天马本不羁,擪耳辕驹援就控。


捞虾摸蟹力易尽,搏虎擒蛟杀方痛。

文质相乘徒野史,拔山塞海终军死。


早时妄作不朽计,掇拾馀疏自纲纪。


跳梁甃缺固无有,白首何堪堕牛李。

爱山平生心,殆若鬼所魅。


兹游愧不早,危至失吾事。


佳辰秋正晴,有物不自秘。

七分年纪十分愁,物理乘除不自由。


死葬生游今得地,却嗟无计共迟留。

江湖流落久相依,每叹朱颜戏彩衣。


何事泪痕书上见,他年千陇约同归。

画得江城登望处,寄来今日到长安。


乍惊物色从诗出,更想工人下手难。


将展书堂偏觉好,每来朝客尽求看。

相看头白来城阙,却忆漳溪旧往还。


今体诗中偏出格,常参官里每同班。


街西借宅多临水,马上逢人亦说山。

越地缯纱纹样新,远封来寄学曹人。


便令裁制为时服,顿觉光荣上病身。


应念此官同弃置,独能相贺更殷勤。

戟户洞初晨,莺声雨后频。


虚庭清气在,众药湿光新。


鱼动芳池面,苔侵老竹身。

雨中愁不出,阴黑尽连宵。


屋湿唯添漏,泥深未放朝。


无刍怜马瘦,少食信儿娇。

分应天与吟诗老,如此兵戈不废诗。


生在世间人不识,死于泉下鬼应知。


啼花蜀鸟春同苦,叫雪巴猿昼共饥。

天有惜花意,恐花开染尘。


先教微雪下,始放满城春。


且醉登楼客,重期出郭人。

方丈萧萧落叶中,暮天深巷起悲风。


流年不尽人自老,外事无端心已空。


家近小山当海畔,身留环卫荫墙东。

背江居隙地,辞职作遗人。


耕凿资馀力,樵渔逐四邻。


麦秋桑叶大,梅雨稻田新。

请说当年王武子,淮南别乘谪仙人。


自从金马还通籍,直恐琼花便不春。


遗爱谁方府中步,旧时独扫壁间尘。

萧然如裴叔则,颊毛疏复长。
邈然如王夷甫,高致宜庙廊。


功名四皓云泉外,诗赋三闾草木香。

骑报山云见旗脚,吏趋原雪没靴翁。


朅来定坐玄犹白,捷去还忧易又东。


他日江湖空白首,只今关陇有清风。

冷屋寒舟两处怀,一封归信隔年开。


愁容顿与河冰泮,佳思先随岸柳来。


射雉便甘忘我矢,画蛇何怪夺君杯。

浮花浪蕊信东西,何许寻芳去自迟。


流景不须惊石火,寸田应已长琼枝。


想君清兴聊堪发,遣我忧心久欲夷。

琅邪太守鲁儒英,典校还高刘更生。


已似诸荀并才子,复如群窦占诗名。


尚吟河水怜孤侄,应与乡人痛伯兄。

野色惊秋,随意散愁,踏碎黄叶。
谁家篱院闲花,似语试妆娇怯。
行行步影,未教背写腰肢,一搦犹立门前雪。

可怜张绪门前柳,相看顿非年少。
三径已荒凉,更如今怀抱。
薄游浑是感,满烟水、东风残照。

鹁鸪知雨在桑中,雄逐雌飞自不同。


胡粉未生轻蝶白,燕脂先绽野樱红。


高高树里秋千月,猎猎墙头蓓蕾风。

公归初退内朝班,驰道南头跃锦鞍。


欲雨浮云犹复暗,背阴残雪愈生寒。


穿槐已觉春禽语,载酒重思结客驩。

遥知夜相过,对语冷无火。


险辞斗尖奇,冻地抽笋笴。


吟成欲寄谁,谈极唯思我。

岁在涒滩初别子,子适广平裨郡理。
廉颇台倾有遗址,今逢四方弓久弛。


时不用兵皆乐乡,念我贫居天子庠。

莫问春风有后先,但逢佳处去扬鞭。


桃花洞远迷应久,杏树坛荒迹自传。


放与晓寒能几许,即看芳意不多偏。

处山无厌山,林鸟正关关。


月入潭心白,花明谷口闲。


采薪能自至,流水不知还。

溪远樯危一望遥,此焉悽绝府中僚。


已同雁鹜依清浅,共看鸾皇上泬寥。


别岸无端萦细柳,回舟不忍过新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