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句里勤分似,灯前得细尝。


孤芳后山种,一瓣放翁香。


苦处霜争涩,臞来鹤校强。

梅不嫌疏杏要繁,主人何忍折令残。


也知雨意将无恶,为勒芳菲故故寒。

白白红红一树春,晴光炫眼看难真。


无端昨夜萧萧雨,细锦全机卸作茵。

风月暂平分,为霖喜有人。


斯堂非浪扁,佐主寿跻民。

益国今姬旦,治中小吕申。


留家视兰膳,疋马见州民。


慈训二六句,寒窗三十春。

早与梁鸿隐,中随士会归。


一门忠义气,千古日星晖。


紫告金花诏,青灯锦字机。

飞咨目启上。
通判学士即日伏惟。
起居佳胜。

云垂天阔岁将阑,一室翛然独掩关。


拥褐不知风折木,开轩惟见雪漫山。


玄空杳霭低迷外,碧树珑璁掩映间。

余尝读白乐天《江州司马厅记》,言自武德以来,庶官以便宜制事,皆非其初设官之制。
自五大都督府,至于上中下那司马之职尽去,惟员与体在。
余以隆庆二年秋,自吴兴改倅邢州。

一别都门今五年,剧谈精壮故依然。


厌居巴蜀千山底,决住荆河十顷田。


老去功名无意取,身闲诗笔更能专。

矫矫吴越士,远为并代行。


寒暄虽云异,慷慨慰平生。


我昔在济南,君时事淄青。

平世功名路甚夷,不劳谈说更骑危。


早年拭目看成赋,近日收心闻琢诗。


古锦屡开新得句,敝貂方竞苦寒时。

北国亦知岐有夷,何尝烽火报惊危。


拥旃绝漠闻嘉语,缓带临边出好诗。


约我一樽迎嗣岁,待君三馆已多时。

归念长依落日边,壶浆今见逆新官。


声传已觉讴歌遍,身到前知政令宽。


民病贤人来已暮,时平蜀道本无难。

青山绿浦竹间明,仿佛苕溪好处行。


解愠风来如故旧,催诗雨作要将迎。


休兵幕府乌鸢乐,熟稻边城鼓笛声。

四海论交赖有子,一日不见真愁予。


人谁可与话心曲,天忽遣来同里居。


懊恼春来不数面,丁宁岁晚犹频书。

华灯收尽江梅落,别有横枝照林薄。


天教阆苑染芳根,小住山城慰萧索。


腾腾醉后酒红醺,淡淡妆成笑靥新。

红尘宝马碧湖船,一梦如今费十年。


却照清溪寻绿鬓,但馀衰雪两萧然。

事契从先世,姻联亦近亲。


遽为重壤去,凄断十年邻。


物理真飘忽,家声正隐辚。

当代名臣后,惟公奕世贤。


及亲三釜养,遗子一经传。


药石探奇字,芸香缉断编。

把酒临风瑞露倾,琼浆何用谒云英。


卷帘雨脚银丝挂,倚杖江头绿涨生。


岭海一凉苏暑病,山林千籁试秋声。

我访仙家溽暑前,青枫绿柳暗晴川。


竹根露湿登山屐,沙际鸥迎渡水船。


云气长留虚白室,丹光直上蔚蓝天。

春日载阳,鸟鸣于乘。


与子为别,思心洋洋。


人生几何,忧念苦多。

往岁陪祠泰坛下,始一相见如相知。


我今入幕君有待,喜得款语胜前时。


便嗟陈事日侵汨,虽欲数面曾无期。

昔闻醉翁吟,是沈夫子所作,今听醉翁吟,是沈夫子所弹。


声如冰凘下石滩,嚼啮碎玉绕齿寒。
四坐整衣容色端,醉翁虽醉无慢官。

君非身尤谪南州,南方尚鬼其俗媮。
蛇为邻,虎为陬,丹茅苦竹深幽幽。


邑人祠鬼拜古树,竹杯一仰来烹牛。

当时交友都无几,欲问欢娱亦异今。


花接上林新木变,水分清洛旧池深。


嵯峨嵩色云常在,窈窕宫墙草又侵。

楚越封圻接,帆樯上下频。


商通洲橘熟,信到岭梅春。


白纻歌修颈,金盘馈紫鳞。

依依堤边柳,泛泛水中舟。


舟行无远近,柳影不随流。


东风欲粉絮,相逐江上头。

京兆外郎称善书,当时相与集江都。
日书藤纸争持去,长钩细画如珊瑚。


自兹乖隔三十载,始驾吾乡别乘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