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片帆何处去,匹马独归迟。


惆怅江南北,青山欲暮时。

蜀客到江南,长忆吴山好。


吴蜀风流自古同,归去应须早。



还与去年人,共藉西湖草。

逐客何人着眼看,太行千里送征鞍。


未应愚谷能留柳,可独衡山解识韩。

年来战纷华,渐觉夫子胜。


欲求五亩宅,洒扫乐清净。



学道恨日浅,问禅惭听莹。

东风知我欲山行,吹断檐间积雨声。


岭上晴云披絮帽,树头初日挂铜钲。


野桃含笑竹篱短,溪柳自摇沙水清。

身世悠悠我此行,溪边委辔听溪声。


散材畏见搜林斧,疲马思闻卷旆钲。


细雨足时茶户喜,乱山深处长官清。

惠泉山下土如濡,阳羡溪头米胜珠。


卖剑买牛吾欲老,杀鸡为黍子来无。


地偏不信容高盖,俗俭真堪著腐儒。

国艳夭娆酒半酣,去年同赏寄僧檐。


但知扑扑晴香软,谁见森森晓态岩。


谷雨共惊无几日,蜜蜂未许辄先甜。

浮玉山头日日风,涌金门外已春融。

二年鱼鸟浑相识,三月莺花付与公。

剩看新翻眉倒晕,未应泣别脸消红。

草长江南莺乱飞,年来事事与心违。


花开后院还空落,燕入华堂怪未归。


世上功名何日是,樽前点检几人非。

从来直道不辜身,得向西湖两过春。


沂上已成曾点服,泮宫初采鲁侯芹。


休惊岁岁年年貌,且对朝朝暮暮人。

清晨振衣起,起步方池侧。


徘徊俯丹楹,到影见攲仄。


不识陶靖节,定非风尘格。

翻翻联联衔尾鸦,荦荦确确蜕骨蛇。


分畴翠浪走云阵,刺水绿针抽稻芽。


洞庭五月欲飞沙,鼍鸣窟中如打衙。

淼淼望湖水,青青芦叶齐。


归心落何处,日没大江西。


歇马傍春草,欲行远道迷。

函谷如玉关,几时可生还。


洛阳为易水,嵩岳是燕山。


俗变羌胡语,人多沙塞颜。

独客单衾谁念我,晓来凉雨飕飕。


缄书欲寄又还休,个浓憔悴,禁得更添愁。



曾记年年三月病,而今病向深秋。
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


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



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

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


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


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

千峰云起,骤雨一霎儿价。


更远树斜阳,风景怎生图画?


青旗卖酒,山那畔别有人家。


只消山水光中,无事过这一夏。

山前灯火欲黄昏,山头来去云。


鹧鸪声里数家村,潇湘逢故人。



挥羽扇,整纶巾,少年鞍马尘。

扑面征尘去路遥,香篝渐觉水沉销。


山无重数周遭碧,花不知名分外娇。



人历历,马萧萧,旌旗又过小红桥。

盈盈泪眼。


往日青楼天样远。


秋月春花。

一川松竹任横斜,有人家,被云遮。


雪后疏梅,时见两三花。


比著桃源溪上路,风景好,不争多。

山上飞泉万斛珠,悬崖千丈落鼪鼯。
已通樵径行还碍,似有人声听却无。

闲略彴,远浮屠,溪南修竹有茅庐。

云岫如簪,野涨挼蓝。


向春阑、绿醒红酣。


青裙缟袂,两两三三。

宿麦畦中雉鷕,柔桑陌上蚕生。


骑火须防花月暗,玉唾长携彩笔行。


隔墙人笑声。

篮舆袅袅破重冈,玉笛两红妆。


这里都愁酒尽,那边正和诗忙。



为谁醉倒,为谁归去,都莫思量。

一榻清风殿影凉。


涓涓流水响回廊。


千章云木钩辀叫,十里溪风䆉稏香。

柳边飞鞚,露湿征衣重。


宿鹭窥沙孤影动,应有鱼虾入梦。



一川明月疏星,浣纱人影娉婷。

烟芜露麦荒池柳,洗雨烘晴。


洗雨烘晴,一样春风几样青。



提壶脱袴催归去,万恨千情。